袁绍(-202年6月28日)是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商水县)人。东汉末年的军阀,汉末的英雄之一,司空袁逢的儿子。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袁绍出身“汝南袁氏”,四世三公。起家大将军(何进),历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参与指挥杀宦官。怒斥董卓,出任渤海太守,册封侯。初平元年(190年),担任关东联军首领,带兵讨伐董卓,自号骑将军。先后占领冀州、青州、并州、幽州地区,统一河北地区,交好北方少数民族,势力达到顶峰。建安五年(200年),发动官渡之战,战败曹操。建安7年5月庚戌日(202年6月28日),平定冀州叛乱后,病逝于家中。
轶事典故
宝刀思召
袁绍在黎阳的时候,曾梦见有一神教一把宝刀,醒来后,宝刀真的在卧室里,明称思召。袁绍解释说:“思召,就是一个绍词。 ”
任侠放荡
袁绍和曹操年轻时喜欢模仿侠客的行为。为了看别人的新婚礼,他们潜入别人的花园,晚上喊道:“小偷来了!”当房子里的每个人都出来时,曹操用剑劫持了这位新妇人,并和袁绍一起回去。他找不到办法。当他跌入荆棘时,袁绍爬不出来。曹操又喊道:“小偷在这里!”袁绍赶紧跑了出去,但他们没有被抓住。
袁绍曾经让人们在晚上用剑刺曹操,第一把剑刺向下,没有,曹操认为他的另一把剑必须很高,他靠近床,剑真的很高。
身世探究
根据裴松之的注意,《英雄记》说:“绍生父死,二公爱。年轻的使者是郎,除了濮阳长,他们都很有名。被母亲丧了,穿上了衣服,追求了父亲的衣服。他们已经在庐阳呆了六年了。礼后,隐居洛阳,不妄宾客,不在国内知名,不能见面。”
裴松的案子:“魏书云‘绍,遇见一个普通的儿子,出来后叔叔成功’。如果你这样记住你说的话,你就会成功。妻子追服自己的出生,礼无其文,后来就可以行了!两本书不清楚哪一本。”
[img]110147[/img]
其中,“如实出生”更为重要,这表明袁绍不是继给袁成的,而是袁成出生的。但问题也出来了。既然是袁成出生的,为什么还叫“普通儿子”?袁绍的弟弟袁术传说:“(袁术)袁绍也是弟弟,同父异母……”
由此可见,袁绍的父亲应该是袁逢,根据“出后叔叔成”的说法,他的母亲可能“在”袁成家。因此,袁绍的亲生父亲很可能是袁逢,但袁逢可能与袁成家的一位女成员“野合(不符合伦理的婚姻)”生下了袁绍。或者袁绍是袁逢的私生子。
然而,袁成没有后代,所以他默许袁绍是他的儿子。当袁成死后,袁逢不好意思真的让他的兄弟们死了,所以他不得不和袁绍的叔叔和侄子相称。
人物评价
孙坚:同举义兵,将救国,逆贼垂破,各若若此,我将谁与杀人?
赵忠:袁本初坐作声价,好养死士,不知道这儿该怎么办。
董卓:但杀二袁儿,天下自服。
荀陈:袁氏一时之杰。
鲍信:袁绍是盟主,因权夺利,自生乱,是复有一卓。
抑授:将军弱冠登朝,在国内播名;当它被废除时,它是忠诚和勤奋的;如果你一个人骑,董卓会很可怕;济河而北,勃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扬天下。
公孙赞:袁氏的攻击,像神鬼一样,鼓角在地上鸣叫,梯子在楼上跳舞。
袁术:今君有四州,民户百万,强则无与比大,德则无与比高。
曹操:①我知道,作为一个人,我志大智小,色彩犀利胆小,避克而少威,兵多分画不明,骄而政令不同。虽然土地广阔,粮食丰富,但足以为我奉也。 ②据河北介绍,袁绍兵势强势,孤独度势,实不敌之。③本初之徒不足也不足。
[img]110148[/img]
荀子: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
和谐:本初乘资,虽然能强大,但雄豪方起,完全不一定。
荀攸:绍以宽厚得众心。
郭嘉:①袁公徒欲效周公下士,未知用人机会。多端寡要,好谋无决。②袁绍对民夷有恩情。
程昱:夫袁绍据燕,赵之地,有天下之心,智不能济也。
王灿:袁绍有姿态,威容,爱士养名。既累世台司,宾客归来,加以倾心折节,不争其庭,士无贵贱,与之抗礼。
杨阜: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今日虽强,终不能成大业。
曹丕:绍遇因为运气好,要接受英雄的谋划,假士民的力量,东苞巨海的现实,西举全晋的地方,南阻白渠黄河,北有劲弓胡马,地方2000英里,数十万,可谓威望。此时无敌于世,视霸王容易覆手,却抑制不住愚蠢的妻子,告别普通人,婉爱私爱,宠儿以貌;之后失败失去了老师,死于疾病,邪臣饰奸,二子相屠,墓地未干,寺庙为废墟,误至此。
刘协:袁绍逆乱天常,谋危社姬,依靠其众,称兵内侮。
[img]110149[/img]
韩馥:我的袁氏故吏不如本初。度德而让,古人所贵,诸君独怎么病?
孙权:老贼想废汉自立久了,徒忌二元、吕布、刘表、孤耳。
陈寿:袁绍,刘表,咸有威容,器观,世界闻名。手表跨越汉南,绍鹰扬河朔,但都是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华却不能用,善良却不能接受,废直立,舍礼崇爱,至于后继,国家倾覆,不是不幸。前项羽背着范增之谋,以丧其王业;绍之杀田丰,甚至比羽远!
与袁绍有关的轶事典故有哪些?后人对他的评价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