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控制刘协,迁都许昌,威胁天子命令诸侯。这是很多读者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读者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诸葛亮曾在隆中对他说:“今操有百万人,威胁天子,命令诸侯。这个诚意不能与之抗争。”一直提到曹操威胁天子的建议,都会被认为是于迅、程昱等人的建议。就连毛杰最早也为曹操谋划了“奉天子以令不臣”,往往忽略了一个人的功劳,那就是董昭!
[img]109946[/img]
有句话叫《英雄所见略同》。一些战略眼光先进的智者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世界的大趋势。毛杰向曹操建议“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畜军资”。这个建议可以说是很有眼光的。公元195年,袁绍的重要谋士抑授还向袁绍提出“威胁天子,命令诸侯,畜士马以不庭”。不幸的是,袁绍没有接受。
那么曹操是如何将汉献帝迎入徐县的呢?这个过程可以称之为曲折:
自从董卓进入北京以来,汉献帝一直被迫进入长安。董卓去世后,李珏和郭思继续控制汉献帝。直到195年,李珏和郭思内斗,长安大乱,汉献帝趁机东归安邑。建安第一年(196年),当时兖州牧的曹操在徐县平定了黄巾军。当时曹操刚刚经历了与吕布兖州的战争,逐渐扫清了附近黄巾的残余。稍微稳定一下,曹操就准备迎接天子了。
当时曹操集团内部意见不一致,大部分人反对,只有于迅和程昱坚持奉迎天子。于是曹操派曹洪带兵西迎天子。结果被董成和袁术部阻止,没有见到汉献帝。汉献帝能逃出洛阳,董成、杨奉、韩暹等人都做出了贡献。当时的汉献帝还是热点,大家都想控制在手里,董成才会阻止曹洪。
这时,轮到我们今天要谈论的董昭上场了。董昭第一次参军袁绍的账户。他有很多战功,但袁绍听了诽谤的话,所以董昭要求见汉献帝,借此机会离开袁绍,但张杨在路上留在了河里。当时,曹操想通过这条路去见汉献帝。起初,张杨拒绝了。当时,董昭看到占据兖州的曹操有一个英雄的抱负,是一个值得投靠的人。他劝说张杨和曹操结婚。
[img]109947[/img]
直到那时,张杨才向朝廷报告了曹操的情况,并提出了推荐。董昭还写信给长安的李珏、郭思等将军,根据他们的地位和严重程度表示热情和友好。张杨还派使臣去见曹操。曹操给了张杨狗马金丝,这样曹操就可以联系汉献帝了。兴平二年(195年),汉献帝东归安邑。董昭和张杨一起去见他,被崇拜为议郎。
公元196年,在杨峰、董成等人的努力下,汉献帝刘协终于安全回到洛阳,但随后保皇党之间爆发了矛盾。董昭趁机以曹操的名义,给洛阳军事实力最强的杨峰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先称赞了杨峰的“伟大成就”,然后说“我”曹操愿意给你杨峰作为外援,内外联合,世界无敌。
杨峰收到这封信后非常高兴,对所有将军说:“兖州的军队驻扎在徐县。在他们面前,他们有军队和食物,国家应该依靠他们。”所以大家一起推荐太祖为镇东将军,继承父亲的头衔为费亭侯,董赵调任了节日。在董赵的努力下,杨峰加入了曹操的官员,曹操成功地带领军队进入洛阳,董赵终于有机会见到曹操。
曹操见到汉献帝,和董昭坐在一起。曹操问:“现在我来这里应该采取什么策略?”董昭说:“将军起义兵,杀暴乱之徒,入京拜天子,辅助王室,堪比春秋诸侯五霸。但是下面的将军人心不同,可能不会服从你。现在你留在这里匡胤天子,情况对你不利。你只能把圣驾转到徐县。”
[img]109948[/img]
曹操说:“这就是我的初衷。但杨奉离得很近,就在梁县,听说他的队伍很好,该怎么办?董昭说:“杨奉没有外援。我以前以你的名义和他结婚过。只要我们经常派遗使送上慷慨的礼物,以稳定他的心。说‘京城缺粮,想暂时把圣驾迁到鲁阳,鲁阳离许县很近,转相运输比较容易,就不用担心严重缺粮了’。杨奉勇敢而缺乏思考,不会怀疑我们!”
曹操说:“好吧。”立即派使者到杨峰,稳定杨峰,然后将汉献帝迁往徐县。杨峰感到不满,等待定陵的掠夺和骚扰。曹操表面上没有回应,秘密攻击了杨峰的梁县军营,降落、杀戮,立即平静下来。杨峰和韩暹失去了士兵,向东投降了袁术。从那时起,汉献帝就牢牢地控制在曹操手中!
在政治战略上,毛杰、于迅、程宇等人都建议曹操迎汉献帝,但在实践中,董昭率先联系了曹操和汉天子,迈出了曹操“威胁天子命令诸侯”的第一步。这一步进行时,董昭仍在张扬的指挥下,不属于曹操。后来,曹操成功地将汉献帝转移到徐县。在董昭的计划下,他说董昭是曹操“威胁天子”的幕后英雄!
董昭是谁?曹操在天子背后扮演什么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