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魏忠贤非常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忠贤自称九千岁,自己也有很多义子,最后为何迅速被扳倒?
魏忠贤巅峰时期,党羽遍布朝野。文有五虎,武有五彪,十狗,十个孩子,四十个孙子。
天启皇帝沉迷于木工,无意朝廷。魏忠贤尽了最大努力,拍马拍马。此外,魏忠贤与他的乳母客人有着深厚的友谊,因此魏忠贤赢得了朱由校的青睐。
有了这样的前提条件,魏忠贤傲慢霸道,专攻政治,排除异己,才能无往不利。
在他的压制下,东林党遭受了重大损失,东厂横行的地方都是乌烟瘴气,令人难以忍受。
但偏偏就是这样一个奸诈的宦官,还有人为了取悦他,为他的建生祠歌颂德,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尽管魏忠贤的行为伤害了世界,人神共愤,但不得不说,只要天启皇帝不死,魏忠贤就能高枕无忧,这就是现实,血淋淋的现实。
[img]108200[/img]
幸运的是,天启皇帝“英年早逝”。崇祯皇帝即位后仅三个月,魏忠贤就在阜城驿站悬梁自杀,一代权宦结束。
那么,魏忠贤在朝廷上盘根错节,怎么能在短短三个月内倒台呢?事实上,魏忠贤是一只纸老虎,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可怕。
魏忠贤的本质是欺负人。
魏忠贤出身不好,从小家里就很穷,目不识丁还迷恋酒色,喜欢赌博,可以说是劣迹斑斑,妥妥的街溜子。
据史料记载,魏忠贤在赌博大输后,挥刀从宫中通过宫中熟悉的太监融入宫中。
这是不可思议的。先说魏忠贤迷恋酒色,再说魏忠贤挥刀自宫似乎完全不合逻辑。想象一个迷恋酒色的人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对自己下手。
因此产生了一种猜测,也许魏忠贤并没有挥刀自宫,而是欠了高额赌债才被殴打致残。
当然,无论是自宫还是被宫,魏忠贤的人生都有了很大的转折点,这也为他未来恶毒毒辣的性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img]108201[/img]
魏忠贤进宫后生活不如意,没有背景想要得势的唯一途径就是阿谀奉承,简单来说就是要能巴结人。
他先是通过巴结进入甲字库,然后通过做皇孙母亲王才人的典膳,巴结到魏朝。
虽然魏朝也是太监,但他有一种特殊的对食身份,而这种对食则是天启皇帝朱由校的乳母。
朱由校对乳母有多依赖这里就不细说了,反正魏忠贤通过巴结魏朝逐渐站稳脚跟是不争的事实。
通过魏朝,魏忠贤巴结了客家,与客家有着深厚的友谊。起初,三个人仍然可以和谐共处。慢慢地,魏忠贤独占客家后,魏朝被驱逐出去。
直到魏忠贤巴结上天启皇帝,他才一步步做大做强,带领东厂党同伐异,威名赫赫,权倾朝野。
[img]108202[/img]
不难看出,魏忠贤的发家史是一个靠巴结上位的故事,所谓权倾朝野也不过是狐假虎威,仗势欺人。
所以魏忠贤要想保持自己的地位,只能靠恩宠,没有恩宠什么都不是。
魏忠贤失宠。
在启示录皇帝死亡之前,他曾牵着朱由检的手说:“你必须重用魏忠贤。魏忠贤不仅值得信赖,而且非常有才华。”。当时,魏忠贤哭了,崇祯皇帝点头同意了。
但崇祯皇帝即位后,发现并非如此,许多被魏忠贤迫害打压的人都趁此机会打魏忠贤的小报告。
这让崇祯皇帝怀疑,当时皇兄称赞魏忠贤像朵花一样,怎么到我这里魏忠贤的人设就发生了180度的大逆转。
魏忠贤不是一个普通人。他觉得崇祯皇帝似乎对自己不满意,于是开始取悦崇祯皇帝,开始了一个新的巴结故事。毕竟,这是他的专长。
[img]108203[/img]
魏忠贤心想,此时崇祯皇帝正是血气方刚,送礼也要送到皇帝心里不是,干脆一次给崇祯皇帝送了几个美女。
不仅如此,魏忠贤还将“迷魂香”放入这些美女的腰带中,以达到崇祯皇帝兴致勃勃的目的 。
这里需要解释的是,这种“迷魂香”没有毒性,不会让人昏迷,更不用说生命了。唯一的功能就是助兴,俗称春药。
由此可见魏忠贤也是用心良苦,为巴结也煞费苦心。
然而,崇祯皇帝在大事上感到困惑,在小事上也相当聪明。当他从美丽的腰带中找到“迷魂香”时,崇祯皇帝的第一感觉是魏忠贤不善良,想腐蚀自己。
[img]108204[/img]
所以魏忠贤在崇祯皇帝那里完全没有好感,这就是所谓的马蹄拍马屁。
大家都推墙倒。
收到魏忠贤失宠的信号后,崇祯皇帝没有亲自动手,对魏忠贤深恶痛绝,被压迫的朝廷大臣们主动运作。
也许他们对崇祯皇帝不是很忠诚,只是为了复仇。事实上,魏忠贤的行为真的很愤怒和邪恶。
就这样,魏忠贤被列出十大罪,崇祯皇帝让人在魏忠贤面前一一读给魏忠贤听。魏忠贤突然汗流浃背,胆战心惊。
为了活着,魏忠贤磕头捣蒜,连先皇都搬了出去。虽然死罪是可以避免的,但犯罪是不可避免的。崇祯皇帝把他送到凤阳看守皇陵,永远不会进入北京。
[img]108205[/img]
由此可见,魏忠贤到底得罪了多少人,才会被群起攻击,又是多么不得人心,天怒人怨。
魏忠贤的结局。
魏忠贤离开首都时,不是默默离开,而是大张旗鼓,不仅带了1000多名仆人,还带走了40多辆金银珠宝。
这让崇祯皇帝很不高兴看到它。一个邪恶的人仍然不知道如何克制它。他有多傲慢?你还拿走了40多辆金银珠宝。你不知道财富和丝绸是否感人吗?
于是崇祯皇帝立即下令将魏忠贤抓获归案,并将其押回首都审判。如果有反抗,不要杀人!
魏忠贤得到消息后,自知难逃一死,便和同伙李朝钦在阜城南关客氏酒店痛饮四更,最后一起上吊自杀。
崇祯皇帝下令将魏忠贤肢解,悬在河间府,客氏被鞭杀在浣衣局。崇祯两年,魏忠贤党羽全部被驱逐,东林党再次使用。
魏忠贤的结局可以说是罪有应得,但令人困惑的是,魏忠贤为什么不选择反抗呢?原因并不复杂。
一、魏忠贤的地位是通过巴结一步步实现的。@ 从根本上说,魏忠贤的奴性根深蒂固。他更渴望通过巴结取悦圣宠,而不是叛逆。毕竟,这是他的特长。
二:魏忠贤即使有造反的野心,也没有造反的实力。所谓权力倾向于野外,势力巨大,只是相对而言。从他失宠的那一刻起,他就无法抗拒。
三:魏忠贤的力量是以利益为基础绑定在一起的。他们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趋利避害是他们的本能。魏忠贤一旦失宠,很容易崩溃。
四:魏忠贤陷害忠良,搜寻民脂民膏,从根本上说违背正义是不受欢迎的,根本不会一呼百应。
五:冒犯了太多的人,东林党不遗余力地压制魏忠贤的势力。在某种程度上,它对法庭没有太大的积极作用,只是利益的重新分配。但正是这种利益分配不需要崇祯皇帝的努力,有些人主动做出贡献。
[img]108206[/img]
大明亡国时,似乎没有人愿意花钱出力,除了崇祯皇帝自己的愤慨。如果他拿出对魏忠贤的力量,大明可能会多坐几年。
魏忠贤自称九千岁,义子众多 为什么魏忠贤被迅速扳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