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十二虎臣,是因《三国志》中孙吴十二将同传而得名的,感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
陈武是江东十二虎臣之一,也是孙策亲自招募的四位虎将之一(蒋钦、周泰、董袭)。指挥孙吴的精锐部队庐江精锐是《三国志》中记载最少的虎臣,只有150字。那么陈武是如何帮助孙策平定江东,为孙权而战的呢?
一、跟着孙策
习平七年(178年),陈武出生在庐江县松滋县的一个大家庭。因此,他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善良而慷慨,喜欢帮助别人。陈武从小就很高,喜欢学习武术,所以他在成年后就发展了很好的技能。
兴平两年(195年),陈武听说左将军袁术手下有一位将军孙策,他是个少年英雄。碰巧他也想做出贡献,所以他去投靠。孙策看到陈武慷慨高强,对此非常高兴,于是让他成为自己的亲戚。
此前,孙策袁术没有重用他,而是有了另一个门户的计划。后来,他以攻击扬州刺史刘琏、救助叔叔丹阳太守吴景的名义离开,南渡长江发展。因此,陈武跟随孙策南下,与他一起在江东作战。随后,陈武在平江东战争中大放异彩,取得了许多成就,因此被孙策提升为其他司马。
[img]107713[/img]
陈武字子烈,庐江松滋人。孙策在寿春,武往修行,时年十八,长七尺七寸。因为他穿越了河流,他征服了自己的成就,并向其他司马致敬。打破刘勋,有很多庐江人,但他们很精锐。他们以武为督,向前迈进。(三国志·卷五十五)
建安四年(199年),袁术因病去世。他的旧庐江太守刘勋借此机会崛起,控制了袁术的剩余部分,并逮捕了长史杨弘和张勋,他们想在孙策避难。孙策对此非常生气,于是突袭庐江,赶走了刘勋。
孙策在攻击刘勋的战斗中俘获了许多庐江人,因此他挑选了精英,并将其交给了陈武的指挥官。陈武和这些人是同乡,对士兵很好,所以他们非常喜欢他们。随后,在陈武的训练下,这些士兵成为“庐江精英”。他们勇敢、善战、不可战胜,为孙策稳定对江东的统治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为孙权效力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因病去世,弟弟孙权接管了权力。当时,陈武的庐江精英是江东罕见的精英部队,这对孙权稳定江东统治非常重要。孙权长期以来一直很欣赏善良勇敢的陈武,所以在掌权后,他试图吸引他,让他领导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击等五所学校,也经常拜访他的家人,缩短双方的感情。
陈武对年轻的孙权也很忠诚,善待和救助他人,所以很多人来投靠,和他一起为苏州效力。孙权看到陈武如此忠于自己,更接近他。陈武跟随孙权做出了很多贡献,并被提升为部分将军。
在接下来的15年里,陈武似乎突然蒸发了世界,直到建安20年才突然出现。由于陈武在15年内没有获得任何奖励,可以推断他应该在孙权附近担任保卫工作,很少在前线参加战斗,也没有他的立功记录。
三、合肥战死
[img]107714[/img]
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趁曹操远征张璐,第二次攻打合肥。后来孙权被魏将张辽埋伏,被魏军冲到最近,吓得他惊慌失措。孙权看到形势极其危急,不得不逃到高处戒备。作为孙权的个人护卫,陈武与庐江精锐作战,掩护孙权逃跑。
权力和将军在津北逍遥法外,张辽邈望知之,即将步骑垂死。甘宁和吕蒙为敌人而战,凌统带领权力离围,与辽战复仇,左右死亡,身体受到伤害,权力被免除,甚至被归还。(资治通鉴,卷六十七)
随后,孙权长期攻打合肥,不得不选择退役,亲自与陈武等人断绝关系。张辽见逍遥津孙权兵少,就发动突袭。为了帮助孙权逃脱危险,陈武与凌统、潘章等人作战。结果,陈武不幸去世,凌统和潘章幸运地活了下来。作为庐江的精锐指挥官,陈武未能生存,这说明了这场战斗的激烈程度。
孙权对陈武的死非常难过,所以他亲自参加了陈武的葬礼。后来,孙权埋葬了陈武,杀死了他的妾为他埋葬,并给了陈家200名农民免费服役,让他们支付陈家的租金来支持陈家。然后孙权亲自召见陈武的儿子陈秀,任命他为其他司马,让他领导500名精英士兵。
陈武一生有什么作为?为什么他最终死在逍遥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