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袁绍以四世三公为荣 四世三公到底是什么?

对袁绍和四世三公非常感兴趣的朋友们,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四世三公”到底是什么意思?袁绍为何为此骄傲?

东汉末年,世界一片混乱,各行各业的英雄纷纷崛起,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在早期的对抗中,袁绍迅速崛起于北方。当势力达到顶峰时,他掌握了青州、冀州、并州、幽州等巨大领土,成为北方的第一霸主。

对于袁绍的崛起,无论是后世的小说浪漫还是官方历史记载,都不可避免地提到了袁绍的身份,即出生在“四世三公”的杰出家庭,似乎袁绍自己也为此感到骄傲,觉得没有人能与自己相比。那么,这个“四世三公”到底是什么呢?它对袁绍有多大帮助?

[img]107184[/img]

照片:袁绍召集十八路诸侯剧照

一、“三公”是什么意思?

1、最初的“三公”

说到这个“四世三公”,一定是指官位或者官位,而且一定是显赫的,地位不低,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官员是什么。

秦始皇统一中原后,朝廷官职制度进行了大规模改革,其中建立了最早的三公九卿。这一制度的建立几乎影响了后世2000多年的历史,贯穿了2000多年的封建时代。

秦汉时期,所谓三公,是指宰相、太尉、御史大夫,也就是古书中常说的:“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三公里的宰相更容易理解,就是帮助皇帝处理各种国家大事的主官,也是朝廷百官中地位最高、地位最突出的主官。

至于太尉,他是秦汉时期管理全国军事的主官。他是百官中最高级别的军事指挥官。他的地位与总理没有什么不同。

最后一位御史医生直截了当地说,所有御史的头都低于同样在三公以内的丞相和太尉。他是丞相的副手,主要管理国家检查制度,有时帮助丞相处理一些问题。

[img]107185[/img]

图片:秦汉三公剧照

从秦朝到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一直被称为三公,是中央政权内最大的三个官职,

而且都是妥妥的实权派,在羽翼丰满的时候甚至可以和中央皇权竞争。

然而,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

[img]107186[/img]

图片:西汉时期的“三公”剧照

2、东汉时期“三公”的演变

早在西汉武帝执政的时候,他就意识到丞相高权重对中央皇权的威胁,故意削弱相权。然而,这件事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王莽篡夺了汉朝。

刘秀登上历史舞台,建立东汉政权后,更加重视权臣篡夺政权,于是开始大胆削弱“三公”,同时扩大了尚书台的实际作用。

也就是说,朝廷在官职制度上仍然保留着原来的“三公”,但具体的行政职能已经跑到了尚书台。就这样,刘秀完成了“三公”权力的改革,真正架空了他们。

在这里,王莽上台时,他更换了西汉的原官名。例如,他把总理变成了大司徒,太尉变成了大司马,御史医生变成了大司空,“三公”变成了这三个官职。

刘秀成立东汉后,王莽改变了其他名字,但这三个名字没有改变。后来,刘秀觉得西汉霍光曾担任过大司马。这个名字不吉利,所以他把大司马改成了太尉,然后去掉了大司空和大司徒面前的“大”字。这样,东汉的“三公”就变成了:太尉、司空和司徒。

此外,在这三个官方职位上还设立了一个太傅的职位,称为上公,但这个职位不是常设的。当总理的名字再次出现时,曹操在东汉末年“威胁天子命令诸侯”。

[img]107187[/img]

图:东汉末年朝廷剧照:

二、袁氏家族“四世三公”

1、人才选拔制度的红利

虽然到了东汉末年,这个所谓的“三公”确实缩水了不少,但就朝廷和世界臣民而言,它仍然是名义上最高的官职,享有盛誉。袁氏家族怎么会有“四世三公”?

这个问题涉及到汉代的人才选拔制度——查举制度。在西汉早期,官员的选拔被贵族统治阶级垄断。汉武帝时,为了获得高素质的人才,颁布了著名的“孝道”制度。

后来,这个制度变成了一年一度的局面,但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有检察人才的权利。它需要三公九卿或朝廷的大工作人员和地方县一级以上的官员。

通过这个制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袁氏家族有“四世三公”,也就是说,当孝道没有标准时,检察官占据了决策地位,当袁氏家族走出第一个三公袁安时,他可以举起很多孝道。

[img]107188[/img]

图片:选拔人才剧照

到了东汉,人们重视节日。事实上,这也是刘秀时期遗留下来的一个问题。目的也是防止像王莽这样的人出现。

人才察举成功后,一般都会感谢戴德推荐自己的官员,认为自己是这辈子的恩主,出官后也会报答。慢慢地,这个想法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

当袁安推荐很多人时,这些人必须报答袁安,一个家庭如此繁荣,此外,这些官员也会推荐袁家族的孩子作为一名官员。

[img]107189[/img]

图片:袁绍剧照

2、对后人的影响

在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下,每个人都热衷于忠于个人,而不是朝廷,这样当地的家庭力量就会越来越大,影响力就会越来越深远,势头就像一个雪球。

仕途最初在西汉时期被权贵阶层垄断,在东汉时期被当地豪族控制。这样,世家就出现了,成为东汉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特征。

这些大大小小的豪门相互串通,形成了巨大的政治力量,这是东汉末年军阀分离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政治形成的重要原因。


袁绍以四世三公为荣 四世三公到底是什么?袁绍以四世三公为荣 四世三公到底是什么?

,,,,,,,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曹操不能统一世界的秘密:内部问题让他担心
  • 曹操二十多岁时,从征服黄巾军开始。他认为国家取贼立功是他的愿望。从那以后,他已经快40年了,几乎没有一岁不出征。不幸的...

  • 还原真正的曹操:文武双全极其能干 23岁当县长
  • 曹操当官很早,刚成年就被当地官员推荐为“孝廉”,成为“洛阳北部尉”。在洛阳工作了三年,任期一满,升职搬窝,调到河南省清...

  • 有着传国玉玺的袁术为什么称帝最终还会失败?
  • 袁术,袁公路,是三国时期的一大诸侯,袁家“四世三公”的名头,起初袁术的势力非常强大,但是在面对称帝的诱惑时,袁术没有忍...

  • 揭秘:压垮三国第一猛将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
  • 刘备因起兵讨伐黄巾农民起义军而登上西汉末年的政治舞台。后来,在诸葛亮、关、张、赵、马、黄五虎将军的协助下,他成为蜀汉...

  • 三国典韦简介 曹操帐下的第一猛将典韦生平
  • 典韦(?-197年),陈留己吾(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己武村)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军身材魁梧,体力过硬。他属于张淼,后来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