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根据中国的地理情况,自古以来就认为从北到南统一世界是不可能的,所以朱元璋有什么能力可以从南到北完成统一呢?这里有一个详细的介绍,让我们来看看!
一、朱元璋在北方的对手太菜了。
朱元璋不是众多起义军中实力最强的,也不是反对元朝最激烈的。陈友谅集团实际上是真正坚强而强大的元朝。
陈友谅的实力比朱元璋强多了,在对抗元朝的过程中,陈友谅始终打着推翻元朝的旗号,而朱元璋曾被元朝收编。
说元朝菜,是元朝当局,居然以为这些起义军臣服了,真是认怂。当时他们的主张是,谁公开反对我,我就打谁。
朱元璋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表示回归。元朝获得封后,元朝真的没有打朱元璋。他们立即将枪头对准了称帝的陈友谅。
朱元璋没有当皇帝。幸运的是,他回来了,但陈友谅当了皇帝。这不是很有趣。因此,元朝与陈友谅的较量严重消耗了双方的力量。
朱元璋趁此机会,在南方疯狂扩大势力,巩固集团。当时他的主张是:筑墙高,积粮广,慢称王。
[img]105044[/img]
这一套太有用了。鄱阳湖水战期间,陈友谅的60万军队被朱元璋的20万军队击败,陈友谅被乱箭射杀。现在朱元璋发现了这个漏洞,成为了南方最强大的诸侯。
那么元朝当时在做什么呢?对不起,他们在内斗。元朝内部分为几个派系,争权夺利,甚至皇帝和王子也分为两个派系。他们根本没有时间照顾朱元璋。
朱元璋如愿以偿地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等政权,成为南方唯一的诸侯后,元朝意识到老朱是坏人!
不幸的是,这种意识太晚了。朱元璋集团强大而团结。元朝内部勾心斗角,离心离德。你认为谁能赢?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不是我们太强大,而是我们的对手太胆小。
第二,民族斗争的坚定克服了地理位置的缺陷。
从历史经验来看,朱元璋从南到北统一世界确实是独一无二的。很难总结你说的地理位置的规律。毕竟偶然性太强,没有分析条件。
在我看来,除了元朝内部的混乱,朱元璋的胜利更重要的是运用民族独立的思想。
元朝消灭南宋时,10万军民宁愿跳海,也不愿归顺元朝。由此可见,汉族的独立精神是不可动摇的。
即使他们暂时被征服,他们也在寻找摆脱束缚的机会。据说,在整个元朝的98年里,汉族的起义基本上没有中断。清朝也是如此。天地会、天理教和白莲教一直在与清朝作斗争。
元末,以韩山童为首的红巾军打着恢复宋代江山的旗号。韩山童是自称宋徽宗的后代,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
朱元璋等诸侯以韩山童的儿子韩灵儿为共主,其实他们也想以恢复汉人江山为跳板,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蒙古人强大的时代已经悄然过去。在主要地主的领导下,汉族集团已经恢复了活力。此时,朱元璋以恢复民族独立为旗帜,自然可以招募大量汉人反对元朝的统治。
朱元璋的起义军不仅在攻打元朝,而且在元朝内部。事实上,许多汉族集团都在起义,说民族情感也是帮助朱元璋从南到北统一世界的重要条件。在北伐期间,朱元璋在北伐发布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了“驱逐胡俘,恢复中国”的旗帜,这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三、元朝没有充分利用中原人才多的优势。
[img]105045[/img]
北方中原人才济济,夺取中原人才。这相当于夺取了人才库,这些人是争夺世界的重要资源。历代都非常重视中原的人力资源。
朱元璋时期,中原失去了人才库的作用。一方面,元朝灭金南宋时,消耗了这里的人才。而且这里的培养模式还没有恢复。另一方面,这些人才不愿意为即将崩溃的元朝服务。
据说元朝占领了中原,没有发挥任何作用。相反,人才溜到了南方各行各业的诸侯身边。这也可能是朱元璋北伐成功的重要原因。
总结:朱元璋毕竟是历史的偶然。
从历史的大规律来看,只有先赢北方,才能顺势而为地赢南方。因素很复杂。唐朝以前,南方人的战斗力其实很强。比如项羽带领的江东8000个孩子就是南方人,东吴的孙权集团大部分也是南方人。东晋集团的陈县谢氏也在南方发展起来。
说南方人不好战不是主要原因。我觉得主要是南方地理位置比较平坦,容易攻防,而北方山路崎岖,高原多,容易攻防。
赢得北方后,整个集团都充满了信心,然后南下,你会发现它要容易得多。这就像在考试中,在解决了最后一个大问题后,然后看看前面的小问题,但要容易得多!
而且北方攻城难,锻造了一支强大的攻城军队。到了南方,他们就能熟悉地攻城略地。
朱元璋能从南到北完成统一的能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