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威(-280年)字伯武(又称伯虎) ),淮南寿春人。曹魏至西晋时期著名大臣,曹魏征东将军胡质之子。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让我们看看感兴趣的朋友。
胡威早年自勉立志向上,与父亲都以诚实谨慎而闻名。历任侍御史,安丰太守等职。后升为徐州刺史,在任,勤于习政,使教化之风盛行一辈子。再迁右将军,豫州刺史。入朝任尚书,加奉车都尉,曾向晋武帝建言,时政过于宽松。官到前将军,监青州诸军事,青州刺史,累封平春侯。太康元年(280年),胡伟去世,获得使持节、都督青州军事、镇东将军称号“烈”。
[img]104680[/img]
人物评价
房玄龄:①若伯武之洁己克勤,颜远之申冤缓狱,邓攸赢粮以述职,吴隐酌水以厉精,晋代良能,这是最重要的。 (晋书)②猗欤良宰,嗣美前贤。威同御黠,静若烹鲜。唯尝吴水,但挹贪泉。人风既偃,俗化斯迁。(晋书)
余嘉锡:都督此举,诚有意为诽谤,虽然相助经营,又进少餐,威已谢之以丝,无损父子清白。威诚不能 隐而不白以欺其父。为质者闻之,叫都督来,骂其非,让知愧悔悔就够了。这一代小人,何足深责!而且杖之一百,难道不是欲众口传,让人知之清楚吗?好名之徒,伤害矫激,就是说‘清畏人知’,我不相信。(世说新语言疏)
[img]104681[/img]
轶事典故
胡威推帕在胡质任荆州刺史时,胡威自京都决定去省亲,因为家境贫寒,没有车马仆仆,独自驱赶一驴。每次客房停下来,亲自放牧,亲自打柴做饭,吃完饭,沿途和伴侣一起前进。到荆州,见见父亲,住马房达十几天。告别父亲回家时,父亲给了一件丝绸作为行装。胡伟说:“成年人廉洁高贵,不知道在哪里有这种丝绸。胡质说:“是我工资中节省的,把它当干粮吧。胡威接受了丝绸,告别了回家。
唐人李翰有句话叫“胡威推,陆绩怀橘”。
与胡威有关的轶事典故有哪些?后人对他的评价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