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氏家族是一个音乐家庭,阮咸尤通的音乐节奏。严延之有一首诗:“达音有多深?”用来形容阮咸高超的音乐技巧。他不仅有高超的音乐造诣,而且热爱创新——制作风筝和气球。阮咸尤其是鄙视礼法和放浪是“竹林七贤”的共同点。《晋书》载道:“阮咸贞素欲寡欲,深知清浊,万物无法移动。”
践踏礼法的极致
阮咸尤特是“竹林七贤”的共同点,鄙视礼法,放浪形骷髅。
比如喝酒,别人用杯子,用碗,用壶,他用坛子。有一次,他把酒倒进罐子里,碰巧一群小猪闻到了酒的味道,一起去抢酒。阮咸看到了,挤进猪里,和猪一起喝。这种疯狂的行为在阮咸中很常见。和猪一起喝酒,喝醉了就睡在猪旁边,痴呆症是七贤之最。
礼法规定,年轻一代必须尊重长辈,必须有序地尊重自己,长辈和年轻人是不同的。所谓“长辈和年轻人不能相比”是一条“铁律”。阮咸不然,他经常把手放在阮籍的肩膀上,甚至抱着阮籍,勾肩搭背,就像兄弟一样。
更出格的是,魏晋时期,明确规定主人不得与奴隶、汉人、胡人结婚。阮咸偏偏喜欢他姑姑家的胡丫鬟。阿姨本来打算赶走这个胡丫鬟,但是受不了阮咸的软磨硬泡,最后答应不赶走胡丫鬟,但是他们不允许再见面。后来阮咸竟然骑着毛驴到姑姑家抢胡丫鬟。他把胡丫鬟抱在驴子上,绕着村子走了几个星期,威胁要娶她为妻,引起了村民和政府的愤慨。这就是他的儿子阮孚出生的。
阮咸,践踏礼法,达到极致。
精通创作阮琴的节奏
阮咸是七贤中关注最少的一位,虽然看上去有些疯狂,但也有非凡的能力。
阮氏家族是音乐家族,阮咸是阮籍的侄子,精通音律,阮咸的祖父建安七子阮玉琴、笛子、琵琶精通一切。严延之有诗云称赞他高超的音乐技巧:“达音有什么用?”
阮咸对音律的研究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根据《世说新语》,西晋荀旭善于辨别音乐是对是错,音律是否合适。每年正月初一,他都会亲自调整宫殿里演奏的音乐。
[img]120564[/img]
有一次,朝廷举行了“音乐会”,荀旭也调整了音律。阮咸认为乐器的五音不协调,但他没有亲自指出,而是私下告诉荀旭。但荀旭担心阮咸会告诉别人他的错误,所以他利用自己的权力将其转移到洛阳,任始平太守。
但事情是如此神秘:后来,一位农民在田里工作,挖出了一把玉尺,这是国家调试各种乐器的标准尺。荀旭用这把玉尺调试了乐器,发现阮籍以前说得完全正确。
活泼爱创新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阮咸还是个发明家!
魏晋时期,虽然统治者对士人实行高压政策,但由于种种原因,士人对生活的选择有更多的自由,包括文学、音乐、绘画和科技。阮咸生性活泼,热爱遐想和创新。
阮咸对派对上只听琵琶、弦琴和笛声不满意。他想看到各种乐器的合奏和合奏。他进行了改造和创新,实际上创造了“汉琵琶”。演奏起来就像各种乐器的合奏。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世界被称为“阮琴”或“阮”。阮咸是中国音乐史上唯一一种以姓氏命名的乐器。
他的创新能力不仅体现在音乐上。有一天,他望着天空,突发奇想:人们能上天堂吗?如何上天堂?因此,经过几次曲折,他终于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只风筝,然后发明了气球,飞向洛阳天空,让人们大开眼界。
不拘礼法真名士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阮咸是一个非常不靠谱的人,因为他太放荡了。但是《晋书》记载了一个“阮咸曝光”(kūn内衣)“看完这个故事,也许你对阮咸的印象会有所改变。
阮家是个大家庭,也有富人和穷人。因此,在一条大道的北面,形成了一个高级住宅区,住在阮的富人身上,而阮的穷人住在大道的南面。阮咸住在路的南面,应该属于穷人。
夏天多雨,古人住的房子一般不是建筑物,也没有水泥地面,防潮性能很差,衣服如果不晾干,就会发霉。每年农历七月七日,雨季过去后,家家户户都会晒衣服。“北阮”富人纷纷晒衣服,这不仅是晒衣服,也是一场变相的比富大赛。面对“北阮”的声势,“南阮”的人都羞愧自己,不敢把自己的破衣服拿出来晒晒。而且阮咸不管那一套,拿了一根竹竿,把自己的粗布破裤子也晒在路边。人们惊讶地看到,阮咸却不以为然地说:“未能免俗,谈复尔耳!(意思是不能免俗,姑且这样)
七贤中的山涛对阮咸也有很高的评价。据《晋书》记载,山涛举行了选举,说:“阮咸贞素欲寡欲,深知清浊,万物无法移动。如果你是官员,你将是绝对的。”这意味着阮咸不拘礼法是他的外在表现,贞素寡欲是他的内心世界,这是一个真正的名人。
阮咸,竹林七贤中的[怪才]:不拘礼法 爱搞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