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廷让是赵匡胤义社的兄弟之一,他也是出身最好的兄弟。
雍熙四年(987年),北宋名将刘廷让在流放途中绝食而死。刘廷让是北宋名将,也是宋太祖赵匡胤义社的十兄弟之一,为帮助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混乱分裂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为什么刘廷让被宋太宗赵光义逼死呢?
一、出身名门
刘廷出身武将家族,为唐朝义昌军节使刘守文的孙子。后梁时,刘守文被弟弟刘守光杀害,儿子刘延进逃往邺城避难。因此,刘廷让在割据混战的五代乱世中长大,深受父亲刘延进的教导,决心建功立业。后汉乾佑三年(950年),郭威担任天雄军节度使,守卫叶城。郭威在当地招募勇士队,以抵抗辽军南侵。因此,刘延进从军,力气大,成为郭威的贴身侍卫。
郭威灭后汉,成立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因此,刘延进晋升为内殿直押班,后晋升为龙捷都校。显德二年(955年),刘廷让随周世宗南征南唐,屡立战功,晋升为雷州刺史、涪州团练使等职。当时,周世宗大力推进改革,重用人才,赵匡胤、石守信等人崛起,深受皇帝信任。此时刘廷让也被重用,与赵匡胤、石守信等九人关系良好,成为义社十兄弟。
二、平灭后蜀
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篡夺周建宋,任命刘廷为江州防御使。昭义军节让李军对赵匡胤篡位不满,开始反抗。刘廷让他参与平息李军的混乱。乾德二年(964年),宁江军节让刘廷北上泸州,防御北汉南侵。随后,刘廷部署了四川营前军兵马副都,带领2万精兵出征,参加后蜀之战。
[img]102716[/img]
赵匡胤亲自召见刘廷让,拿出巴蜀地图对他说:“蜀军用浮桥封锁长江,在贵州设置围栏和火炮,易守难攻。到了贵州以后,千万不要先派水手出战。相反,你应该派步兵从陆地上攻击和夺取浮桥,然后派水手进攻。你一定能打败敌人。”
刘廷让部从归州出发,沿长江西进,一路遵循赵匡胤的计划。随后,宋军多次击败蜀军,不仅夺取了巴蜀东部等地,还俘获了大量蜀军士兵和战舰。乾德三年(965年),遂州守将陈宇向刘廷让投降,献出了州库的全部财产。刘廷让听从赵匡胤的指示,把所有的财产都给了士兵,使他士气高涨,大家拼命战斗。
不久之后,蜀皇帝孟昌向宋朝将军王全斌投降,蜀国灭亡。王全斌担心自己的成就,所以他纵容士兵入侵人民。然而,刘廷禁止士兵扰民,使所有的秋天都毫无犯罪。不久前,蜀军民对王全斌的压迫感到不满,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事件。刘廷让曹斌领兵平叛,使巴蜀再次稳定。
三、君子馆之战
太平兴国两年(977年),刘廷让入朝为官,担任右卫将军。雍熙三年(986年),赵光义北上伐辽,在岐沟关战役中惨败。辽军趁机南入,使北宋边境不安。赵光义任命刘廷部署英州兵马,让他抵抗辽军。不久,辽军趁着严冬再次南下,引发了君子馆之战。
刘廷要求军队在君子馆与辽军作战,并派遣沧州部署李继隆率领精兵作为后援。由于天气寒冷,宋军无法拉开弓,也无法远程打击辽军。辽军趁机包围宋军,包围了他。李继隆害怕辽军,甚至率领军队撤退,这使得刘廷更加危险。最后,宋军被摧毁,只有刘廷让和少数亲信逃走了。
君子馆战后,河北宋军害怕辽军,军队没有战斗精神,不得不召集没有战斗经验的人守卫城市。结果,辽军一路前进,征服了深州、祁州、德州等地,抢劫了大量人民和金银财宝。刘廷让感到羞愧,等待朝廷的惩罚。赵光义听了,很难过,知道这是李继隆的错,所以他没有惩罚刘廷让。
四、绝食而死
[img]102717[/img]
雍熙四年(987年),刘廷让接替张永德担任雄州知州和兵马部署。不久,刘廷让他生病,并要求赵光义回北京治疗。赵光义派太医到雄州为刘廷让治病,但还没有答应让他回京。刘廷让人心急,于是私下离开雄州回京。赵光义对此非常生气,于是派御史将刘廷逮捕治罪。最后,赵光义顾念刘廷让年老有功,于是免了他死罪,罢官流放商州。刘廷让对此非常不满,于是在路上绝食而死。
总的来说,刘廷让是北宋名将,治军严明,率军两定巴蜀。尽管王全斌在灭后蜀立了第一功,但纵容士卒扰民,使巴蜀再次大乱。刘廷让和曹彬治军严明,再定巴蜀,要比王全斌好得多。李继隆与刘廷让合作不足,使君子馆之战失败,两人都有责任。刘廷让本已心不安,第二年又因故被赵光义处罚,内心更加不公平,因此不堪受辱,绝食而亡。
刘廷让是谁?他最后的结局是怎么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