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易(-251年),字季阳,荆州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大家一起来看看。
吕易出身南阳吕氏,从小丧父,喜欢读书弹琴。初任典曹都尉,管理盐税,迁绵竹县令,政绩突出,拜巴西太守。诸葛亮北伐中原,认为汉中太守,督促农业,为军人提供粮草。诸葛亮死后,蜀郡太守被累迁。后来入朝担任尚书,协助费祎,代董允为尚书令。吕易任职内外,生活节俭,谦虚少言,政治简明,执法严格,能干清明。延熙十四年(251年),去世。
[img]102186[/img]
人物生平
吕易的父亲吕常把原来的益州牧刘燕送到蜀县。由于官道堵塞,他无法返回中原。
吕毅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喜欢读书和弹钢琴。起初,刘备平定了益州,成立了盐府队长,管理盐铁的财政收入。南阳队长王连邀请吕毅、南阳人杜齐、南乡人刘干担任典曹队长。吕毅后来被提升为新都、绵竹县的县长。善良,同情人民,人民受到赞扬,在本州各县首屈一指。他还被提升为巴西太守。
诸葛亮总理连年出兵,征兵各县兵员、钱粮。许多地方不能及时交付。吕毅向诸葛亮招募了5000名士兵。他向这些人表示慰问,并进行了监督和限制。没有人逃跑。吕毅被转任汉中太守,监督农民,负责供应军用粮草。
[img]102187[/img]
诸葛亮死后,吕毅多次被提升为广汉和蜀县的太守。蜀县是京都所在地,户口众多。诸葛亮死后,士兵们开了很多小差,有些人冒充这些人的空军工资,各地的奸诈行为层出不穷。吕毅上任后,他进行了预防和禁止。他启发并说服士兵们。在过去的几年里,超过1万人自愿逃离了军籍。
后来,吕毅进入朝廷,担任尚书,接替董允担任尚书令。公务员及时处理,不留拖延,门内没有客人。吕毅先后在朝廷内外任职。他过着节俭、谦虚、安静的生活。他的政治简洁而不繁琐。他能以清明节称得上朝廷;然而,使用过于严格和深刻。他喜欢使用文官和官员。虽然他的官员很高,但他在各县的声誉并不好。
吕易在延熙十四年(251年)去世。
吕易:三国时期蜀汉官员,生活节俭,能干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