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整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快来看看。
建安20年(215年),孙权攻打合肥,引发逍遥津之战。曹操部在这场战斗中展示了张辽的才华,让吴军措手不及,把孙权包围在乱军之中。凌统看到形势危急,于是带领300名士兵拼命作战,这让孙权突出了重围,但他的军队被摧毁了。凌统是怎么拼命救孙权的?
一、出身将门
凌统是孙吴明将凌操的儿子,所以从小就深受父亲的影响,勇敢好斗。建安八年(203年),凌操和孙权一起参加了夏口之战,却轻敌冒进,被刘表部射死甘宁。当时凌统才十五岁,刚长大。孙权凌操因公殉职,儿子凌统才华横溢,于是让凌统担任其他司马、破贼都尉,让他领导父亲的旧部。
甘宁不被刘彪及其下属江夏太守黄祖重用,于是转而投靠孙权。凌统深恨甘宁。为了报仇,他决定除掉他。甘宁知道凌统要害自己,所以日夜小心,就是不见他。为了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孙权命令凌统不要恨甘宁,但效果不大。最后,孙权不得不将甘宁调到远处,以避免凌统。
二、将功赎罪
凌统随孙权攻打山越,在攻打保屯的战斗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孙权看到的山越多,大部分已经平定下来,所以他们赢回了朝鲜,留下了凌统和张毅围攻麻屯的山越剩余部分,命令他们限期破敌。凌统和张毅、陈勤等人聚在一起喝酒,陈勤监督酒令。陈勤平时勇敢傲慢,所以用酒令戏弄大家,罚酒不按规矩。
凌统对陈勤的举动非常不满,所以他故意不听他的命令,责骂他傲慢和粗鲁。陈勤听了很生气,所以他责骂凌统和他的父亲凌操。凌统听了,想起父亲早逝,所以他又生气又生气,流下了眼泪。将军们看到了,也敢生陈勤的气,不敢说话,不得不愤怒地离开。
[img]101776[/img]
看到凌统痛哭流涕,陈勤不敢回头,以为他怕自己,于是变本加厉,继续大骂侮辱凌统。凌统实在忍无可忍,于是怒上心头,砍死了陈勤。然后吴军攻打麻屯,凌统知道自己犯了重罪,决定以死赎罪,于是带领下属拼死向前。在凌统的鼓励下,吴军拼命作战,一举攻克麻屯。战后凌统主动去有司领罪,孙权称赞他勇敢善战,允许他赎罪。
三、勇敢善战
建安13年(208年),孙权攻打荆州牧刘表,发动江夏之战。凌统是先锋,带领数十名心腹乘船前往右江,杀死敌将张硕,俘获所有下属。然后凌统回去向孙权报告敌情,当军队向导,带领他们前进。当时吕蒙击败荆州水军,凌统乘胜夺取江夏,为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不久,曹操南下攻打江东,与孙权爆发赤壁之战。因此,孙权任命凌统为承烈都尉,并要求他与周瑜一起抵抗曹军。凌统首先与周瑜一起击退曹操,然后与他一起攻击曹仁,并因功晋升为校长。凌统在军队中接近并接受了圣人。他轻财重义,因此受到了大家的称赞,称他具有民族风格。
四、拼死救主
建安19年(214年),孙权攻打皖城,凌统在破城的战斗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被提升为荡寇中郎将、沛相。后来孙权得知刘备已经取益州,于是派吕蒙、凌统西取荆州,与关羽发生冲突。建安20年(215年),曹操攻打汉中。为了连孙抗曹,刘备让出了长沙、零陵、桂阳。凌统在取得三个县后被提升为右督,并与孙权一起攻打合肥。
张辽在逍遥津对孙权发动突袭,使吴军惊慌失措,四处逃跑。孙权看到有些害怕,于是急命人去救兵。凌统见形势危急,于是亲自带领300名士卒守护孙权,掩护他的突破。曹军摧毁了逍遥津的浮桥,两边只剩下一块木板。于是孙权策马疾驰,跳桥逃跑。凌统则回到战场,继续与曹军作战。最后,凌统部下全部阵亡,自己也深受重伤,料定孙权已经安全,这才退休。
凌统看到一路危险,曹军到处追兵,于是跳进河里潜行。孙权逃跑后,在船上休息。当他看到凌统时,他迅速派人救他。在军医的努力下,凌统醒了过来,哀叹下属都死了。孙权安慰他说:“死者已经走了。只要你还在,你还怕没人吗?”然后孙权奖励凌统,任命他为部分将军,并要求他领导更多的军队。
五、宽容大方
[img]101777[/img]
有人向孙权推荐凌统的村民盛暹,称赞他比凌统更有才华。孙权听着说:“只要他能和凌统一样。”一天晚上,盛暹去拜访凌统。当时,凌统已经睡着了。当他听到盛暹来时,他迅速起床出去迎接他。当他们见面时,凌统对盛暹来说就像一个好朋友,一点也不嫉妒她。
凌统认为山越人勇敢好斗,可以善待他们,让他们为孙吴效力。于是孙权派凌统去招抚和征服山越,让各县听从凌统的命令。凌统一直以仁义著称,所以很多山越人都来投靠。因此,他一路走向东恩威,招募了1万多名精兵。凌统来到家乡余杭,受到县长的热情款待,遇到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很快就去世了。
一般来说,凌统是江东十二虎臣之一。他勇敢善战,不怕生死。他在逍遥津之战中特别勇敢。他带领300名士兵与张辽作战,拼命突破,全军覆没。然而,他救出了孙权,使江东能够继续与曹操作战。
凌统是谁?逍遥津之战他的表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