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陈寿的《三国志》,诸葛亮几乎是个完人。
虽然我相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诸葛亮也不例外,但史书并没有记载诸葛亮的缺点。
最后,陈寿评论诸葛亮:
但亮才治军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攻守异体,所以虽然连年动众,却没有克服。
可谓知治之才,管萧之亚匹。然而,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不是其所长!
能够发现诸葛亮的缺点,大概就是军事方面。
有人证明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不好,但陈寿没有说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不好,只是说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不如治国那么突出,北伐需要韩信的军事能力。诸葛亮的战术能力不如韩信好吗,军事能力是青铜吗?国王和青铜之间有多远?
也有人认为陈寿在黑诸葛亮,但我认为陈寿的评价是公平的。
毕竟,诸葛亮多次北伐都没有取得任何成就。如果全文不说诸葛亮的缺点,让诸葛亮成为完美的人,别人问:诸葛亮这么牛,为什么不成功呢?这是非常矛盾的。
而且陈寿还说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几个原因,也很客观,没有去黑诸葛亮。
[img]101113[/img]
诸葛亮是一位优秀的外交家,他为刘琦解决危险,足智多谋,与刘备龙中对。在刘备战败的关键时刻,诸葛亮被命令出使东吴,说服孙权完成使命。
赤壁战争结束后,刘备有了自己的地盘,诸葛亮督促三郡,调税,充实军队,开始搞内政。
刘备攻打刘章,诸葛亮、张飞、赵云带兵入蜀,分县,与刘备共围成都,开始搞军事。
汉中之战后,夷陵之战,诸葛亮都负责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刘备死后,诸葛亮再次与东吴联盟,恢复蜀汉活力,率军平南。
后方完成后,诸葛亮积极训练军队,为北伐做准备。然后是诸葛亮北伐,直到他倒下。
诸葛亮是治国的好手。他训练的军队也让魏军感到害怕。他在北伐时独自前进和撤退。虽然他在街亭里输了,但他可以杀死王双,并在退役时射杀张和。虽然魏有很多人才,占据了正确的地理位置和人民和平,但面对诸葛亮领导的蜀军,他只能防守和消耗敌人。
如果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不好,他很可能会跟随刘备和孟达的尘埃。诸葛亮真的没有足智多谋吗?应该是对手太强大了。司马懿被称为足智多谋,面对诸葛亮,只能坚持,但有什么足智多谋呢?
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是军事家,改良弩,发明木牛流马,是发明家。此外,诸葛亮还写了一篇好文章。
有人说诸葛亮文采不好,陈寿为诸葛亮辩护,丞相写的东西是给士兵看的,用锤子做这么华丽的辞藻?
[img]101114[/img]
除了赞扬诸葛亮的能力外,陈寿还高度赞扬了诸葛亮的个人节操。作为总理,他公正廉洁,赏罚分明,官员不能强奸,人自力更生,道不捡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
整篇《诸葛亮传》,无论是能力还是节操,都在高度赞扬诸葛亮,塑造了一个完美而全能的诸葛亮。陈寿敢写一个完美的诸葛亮,根本原因是诸葛亮征服了司马炎。就这样,自西晋以来,每个人都喜欢谈论诸葛亮。诸葛亮的行为已经在官方和民间传播了数千年。罗贯中也成为了诸葛亮的忠实粉丝,在《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
诸葛亮的《三国演义》神化了吗?
我不这么认为,或者罗贯中故意捧诸葛亮,所以他毫不犹豫地篡改历史,神化诸葛亮,但他失败了,以至于鲁迅觉得《三国演义》“像诸葛一样聪明,接近恶魔”。
《三国演义》过度神化诸葛亮是失败的,让我觉得《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如《三国志》中的诸葛亮。
《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神化主要体现在诸葛亮的个人能力上。诸葛亮很聪明,可以利用东风,观察天空,也可以道教,撒豆子,最后可以点七盏星灯,为自己增加生命。
[img]101115[/img]
然而,三国游戏并不需要诸葛亮几乎不朽的能力,而是需要用他的能力来取得应有的成就。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的个人能力几乎比《三国志》中的诸葛亮强一点,但《三国演义》中蜀汉的成就与《三国志》中蜀汉的成就相同。
那么诸葛亮能力的神化不就是画蛇添足吗?除了前期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成功,后期基本失败。
诸葛亮算出庞统要死了,庞统还是死了。
诸葛亮神机妙算,荆州还是丢了。
诸葛亮算出关羽有危险,关羽还是被杀了。
诸葛亮献计要刘封攻孟达,坐收渔利,结果刘封被打回成都,上庸三郡归魏。
诸葛亮点七星灯延寿,却算不出七星灯会灭。
[img]101116[/img]
从各种结果来看,诸葛亮的神化是非常鸡肋的。所谓超神的能力在关键时刻根本起不到作用。
在诸葛亮的格局上,《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显然不如《三国志》中的诸葛亮,更聪明,缺乏大智慧。
为了展示偶像诸葛亮,罗贯中篡改了历史,编造了三气周瑜的故事。表面上看,诸葛亮赢了周瑜,扮演了诚实的鲁肃。事实上,他为蜀汉埋下了祸根。
在赤壁之战的故事中,诸葛亮从头到尾都对东吴不怀好意,反而是周瑜惜才,最初试图向诸葛亮抛出橄榄枝。
诸葛亮拒绝周瑜后,周瑜杀死了诸葛亮。诸葛亮没有表现出软弱,也没有担心孙刘联盟。双方不断擦枪走火。孙刘联盟的维持取决于鲁肃的调整。
诸葛亮除了与周瑜作战外,还欺骗了一直帮助他的鲁肃。显然,周瑜赢得了荆州(《三国演义》的内容,改变了历史),不想分配给苏州,但只是说借荆州,给苏州一个幻想。
诸葛瑾被命令去西川索要荆州,诸葛亮再次扮演亲哥。诸葛亮在鼓掌中扮演东吴集团,但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并派关羽去北伐。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根本不把孙刘联盟放在心上,搞各种摩擦,埋下祸根。后来关羽失荆州,孟达献三县,诸葛亮都要承担首要责任。
[img]101117[/img]
然而,《三国志》中的诸葛亮却有所不同。自始至终,他贯彻了《隆中对策》的政策,坚持与吴抗曹,蜀汉盛衰。基本上,难怪诸葛亮。汉中之战胜利是不合理的。他让法正领把他吹到天上,但诸葛亮把荆州的锅带走了,对吧?
虽然刘备信任重用诸葛亮,但他还远远不够听话。诸葛亮不是出山就是巅峰,而是靠自己的积累和成就成为蜀汉宰相。
在伟大的智慧方面,历史上的诸葛亮想摆脱《演义》中的诸葛亮几条街。国家之间的游戏需要伟大的智慧,而不是幻想恶魔的能力。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并没有神化诸葛亮。毕竟,罗贯中不是诸葛亮,也不能改变历史。为了突出他的偶像,他为诸葛亮编造了很多计划故事。达不到大智慧的高度是正常的。否则,罗贯中就是诸葛亮,你也可以和刘伯温打架。
诸葛亮在历史上能做些什么? 诸葛亮是演义神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