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进是曹操手下的第一先锋:“五子良将”之一,三国十大将领中最不应被忽视。说到这里,每个人都会想到什么?
乐进勇敢善战,经常充当军队先锋,不可战胜,深受曹操的重用和信任。那么乐进是怎么“奋强突固,不坚不沉”的呢?为什么他不出名?
一、投靠曹操
乐进早年参军,在曹操的账下效力。虽然他身材矮小,但他勇敢善战,因此受到曹操的高度赞赏。曹操兵力不足,让乐进回国招兵。乐进效率很高,很快就招了1000名士卒。曹操很高兴见到他,所以他把乐进提升为一名队长。
二、东征西讨
[img]99958[/img]
曹操和吕布在兴平元年(194年)争夺兖州爆发大战。乐进在濮阳战役和雍丘战役中带头,为打败吕布和张超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更受曹操信任。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在淮南称帝,曹操联合刘备、吕布等诸侯讨逆。乐进在苦县大败袁术部将桥繁茂,荣获广昌亭侯。此后,乐进继续与曹操东征西讨,击败吕布、隋固、刘备等人,立下功劳,因此晋升为讨寇校尉。
三、征讨河北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和袁绍为了争夺华北的控制权,爆发了官渡之战。乐进和于禁率5000名精兵渡过黄河,攻打袁绍偏师,屡战屡胜,夺得嘉嘉等地。随后乐进回到官渡,积极对抗袁军,杀死袁将春于琼,为官渡之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去世,他的儿子袁尚和袁谭为河北大战而战。曹操趁机进入河北,乐进在黎阳战役中英勇作战,杀死敌将,被提升为游击将军。袁尚和袁谭不得不联手对抗曹操。最后,曹操撤军南返,以便继续内讧。乐进去消灭乐安县黄巾军余党,安抚当地人民。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趁着袁尚和袁谭的内讧北上。乐进和曹操一起围攻叶城,最终成功征服了叶城,杀死了守将。随后曹操北上攻打袁谭,双方爆发南皮之战。乐进身率先登上南皮东门,为南皮之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建安十年(205年),袁绍侄子并州刺史高干起兵反叛,曹操率军征服。乐进从北方进军,绕道高干后面,迫使他回到壶关。乐进一路追击,消灭了大量敌人。壶关长时间攻不下,曹仁劝曹操赦免守军,这样才能赢得壶关。
四、对抗孙权
建安11年(206年),乐进与曹操讨伐管承,击败他。事后,曹操向汉献帝写信,称赞乐进、张辽、于禁勇敢、忠诚、屡战屡胜。他们都是可以独立的将军。于是汉献帝下诏,晋升于禁为虎威将军,乐进为折冲将军,张辽为破口将军。
建安13年(208年),曹操准备南征荆州,于是派乐驻守阳翟,张辽驻守长社,于禁驻守颍阴。然而,乐进、张辽和于禁相互不和,曹操派赵燕参军调和三人矛盾。最后,在赵燕的调解下,三人关系大大改善。
[img]99959[/img]
乐进和曹操一起南下夺取荆州,但曹操在赤壁战役中惨败,于是北归。为了防御刘备和孙权,曹仁和乐进留在荆州。乐进坚守襄阳,多次击退关羽等人的进攻。南郡等地的部落原本投靠刘备,但看到乐进勇敢,就向他表示依恋。乐进发动反击,击败刘备势力,赢得临压和景阳。
建安18年(213年),乐进和曹操一起南征孙权,但失败了,曹操让乐进和张辽、李典驻扎在合肥。建安20年(215年),孙权趁曹操攻打张鲁的机会进入合肥。李典和张辽主动抛弃不和,共同对抗敌人。张辽和李典作战,乐进留在合肥。最后,张辽在逍遥津之战中击败了孙权,震惊了江南。建安23年(218年),乐进去世。
一般来说,乐进勇敢善战,在消灭袁绍集团的战斗中表现出色,为曹操平定河北、统一北方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后,乐进参与了对刘备集团和孙权集团的讨伐,表现出色,值得成为五位好将军之一。然而,《三国演义》对乐进的描述很少,书中也没有出色的表现,这使得很多人不了解乐进,导致他在五位好将军中不出名。
乐进是谁?他一生对曹魏有何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