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合肥对东吴真的重要吗? 孙权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敲门?

孙权为什么要死敲合肥。对于东吴来说,合肥和荆州哪个更重要,哪个更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看故事。

赤壁之战后,曹操精力充沛,在短时间内失去了主动进攻的能力,这对刘备和孙权来说都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例如,刘备趁机以荆州为跳板,一路进入川得益州攻汉,从一个贫穷的流亡军阀转变为三分天下的割据军阀。然而,为什么实力远强于刘备的孙权执着于带着几位文官到合肥送人头?赤壁之战后,江东的谋臣和将军们到底在做什么?

[img]99472[/img]

为什么要打合肥?

大多数时候,人们总是认为合肥是东吴扩张的唯一途径。古今专家也分析了合肥对东吴的重要性。例如,《读史方舆论纪要》记载:“淮南不能轻。人们也有一句话:想固东南的人,必争江汉;想规中原的人,必得淮泗。有江汉而无淮泗,国必弱;有淮泗而无江汉上游,国必危。简单地说,合肥是淮南最重要的门户,打下合肥,淮南的大片土地就等于唾手可得。

[img]99473[/img]

曹魏淮南四郡

对曹魏来说,曹魏占领了中原。如果他失去了合肥,淮南将处于危险之中。如果他失去了淮南,魏就有灭国的危险。对于东吴来说,守江是守淮。有了淮南,东吴就有了淮河和长江两个天然屏障,安全系数大大提高。此外,有了淮南东吴,就有了北伐的据点,淮南可以为跳板攻击中原腹地。

从这个角度来看,吴栋确实对合肥垂涎三尺。但事实上,与合肥相比,孙权、周瑜、吕蒙、鲁迅等吴栋的最高掌权人更关心荆州和益州,换句话说,他们的盟友刘备的领土。

北上和西进哪个重要?

蜀汉的国家政策来自诸葛亮的《隆中对》,北伐中原,汉朝复兴。东吴也有相对的国家政策,即周瑜的第二个世界政策。虽然它不如诸葛亮的隆中那么有名,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江东的国家政策。孙策、孙权和孙亮一生都以此为目标。

一是周瑜的“二分天下”策略,即“灭蜀、张、连马”,再与北方呈现“天下二分,隔江而治”

孙策时期,江东集团以追逐鹿中原为目标。孙策对西方和北方感兴趣。他希望掌握扬州、徐州和整个荆州,建立一个基本的盘子,跨越江南江北,通过徐州追逐鹿中原,退却淮河,隔河治理。

然而,在孙策的刺中,江东和整个中原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曹操赢得了官渡,在中原站稳了脚跟。此外,江东失去了教练和偷袭徐州的机会。因此,江东放弃了过去的激进战术,改为向西扩张,攻占江夏和南县,全长江全线;最后,他进入了宜州。

这样,南方三大州益州、荆州、扬州都被划入东吴地图,最南方的交州在与北方失去联系后自然会投降。这样,如果这一战略能够完成,大汉的一半就会进入东吴地图,划长江为界,分而治之。

假装合肥实际上是荆州

从那时起,孙权的目的似乎已经显露出来了。

先看孙权前三次攻合肥。209年,孙权攻合肥,这也是孙权第一次攻合肥。《三国志》记载:“孙权将围合肥,让张昭攻九江之当涂。”。

简单来说,孙权亲征合肥,让张昭成为先锋。谁是张昭,一个五十多岁的文臣,一辈子都没打过仗,更别说三军教练了,但每个人都觉得这个选择极其不靠谱。

孙权是怎么战败的?不战而败。你没看错,就是不战而败,不打就战败。

《三国志 蒋济传记载:“建安十三年,孙权率领众围合肥。当军队征服荆州时,只有将军张喜单将骑千骑,带领汝南兵解围,相当复病。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4万已经到了娄,派主书迎喜。三个使者书语城守将,一个进城,两个为贼。权信之,烧围走,城市用得很好。”

也就是说,蒋济用一封信说曹操有4万军队来支援,然后孙权想都没想就吓得连夜撤退。如果你只看这里,你真的会觉得孙权很蠢,被一封信吓跑了,但是如果你看看周瑜南郡同时进行的战线,你会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从当时的地理环境来看,南县位于长江的中上游。如果你能乘船直接到达江东,可以说,如果南县在曹,曹操在南县的军队就像随时插入江东的一把刀。可以说,南阳的防御价值大于合肥,合肥的进攻价值大于南县。

[img]99474[/img]

江东的国策是什么?二分天下,隔江而治啊。当时守南阳的是曹颖第一守城名将曹仁,被称为“天人将军”。纵观他的一生,他真的没有输过守城,也没有赢过攻城。凭借江东的实力,他根本打不到两线。要知道,赤壁孙刘联军的兵力只有三万,而周瑜带走的打南郡的兵力也在三万左右。因此,孙权带着一群文弱书生和老弱病残进攻合肥,实际上是让周瑜全力以赴打南郡。

之后几次攻合肥

再来看看孙权之后打合肥的几次。

公元215年,第二次亲征合肥。孙权号称十万大军攻打合肥,魏将张辽威震逍遥津。@ 张辽闻名于世。同年,吕蒙西进入荆州,突破关羽,智取三县,迫使刘备与孙权和平签订联盟,以拯救关羽,割让荆州三县。

四年后,也就是219年,为了响应孙刘尚签署了共同伐曹的盟约,孙权和诸葛亮同时进入北伐。这一次,孙权的10万军队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他们被李典的数千人打败,几乎被活捉。然而,在西部战场上,孙权突然撕破合同,让吕蒙发动荆州之战。吕蒙也用白衣渡江的计划夺取荆州和关羽。

后两次合肥比赛分别是233年和234年。这时,孙权已经进入了老年人的昏庸阶段。他甚至想到了杀儿子和从现在的南京开船去朝鲜半岛打仗的愚蠢事情,所以我就不提了。

[img]99475[/img]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孙权亲征合肥,这与他发动荆州之战的时间是一致的。两线作战是兵家的禁忌。即使孙权看不见,鲁肃和吕蒙也永远不会同意。显然,孙权前三次征集合肥的主要目的是掩饰人们的耳朵(将曹操和刘备的视线转移到合肥,以减少他们对荆州的防守力量,方便周瑜和吕蒙的偷袭)。第三,他们可以给孙权自己碰运气,看看运气是否能白白取名。不幸的是,孙权的军事能力有限。


合肥对东吴真的重要吗? 孙权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敲门?合肥对东吴真的重要吗? 孙权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敲门?

,,,,,,,,,,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

  • 揭秘: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放弃曹操孙权?
  • 为什么诸葛亮选择刘备放弃曹操和孙权? 简介:诸葛亮选择刘备的原因,中央电视台100个论坛的著名演讲者易中天的观点是:诸葛...

  • 为什么刘备看不起优待自己的刘巴?刘备怎么想?
  • 根据常识,由于刘巴选择离开自己,阻止刘备进入四川,刘备自然应该感激和报复,杀死刘巴。但刘备没有。刘备进入四川后,为了...

  • 刘备为什么一辈子逃跑:刘备接受衣带诏书后为什么潜逃?
  • 为了除掉曹操,汉献帝被曹操绑架,秘密发布了衣带诏书,号召朝廷忠义之士起兵反对曹操。刘备接受衣带诏书后为什么潜逃?为了...

  • 为什么孙权喜欢偷窥?陆续偷窥吕蒙、鲁迅等人起卧
  • 三国时期,吕蒙是孙权培养的高级将领,也是东吴的一流统帅。孙权和吕蒙经常被称为兄弟。关羽进攻樊城时,吕蒙亲自策划并实施...

  • [无耻]为什么刘备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 汉灵帝中平元年,张角率数十万教众揭竿而起。朝廷下令各地自筹兵勇,征服黄巾义军。时有校尉邹靖,响应朝廷诏令募集兵勇。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