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谁是杨六郎?他最终抑郁的真相是什么?

杨家将是中国人最喜爱的历史英雄。杨家将的故事家喻户晓,杨六郎抗辽的经历支撑着杨家将故事的主要骨架。

[img]94590[/img]

杨六郎,本名杨延朗,后改名杨延昭,他是北宋著名将军杨继业七个儿子中的长子。

至于著名的杨六郎的名字,有人说是因为他在杨氏族同龄人中排名第六,也有人说辽国认为他是代表将军的北斗第六星,所以他被称为杨六郎。

杨延昭长期在宋辽边境担任军事职务,对辽作战英勇。他多次参加宋军击败辽军的战役,是辽军最害怕的宋军边境将领之一。

但战功赫赫、知名度极高的杨家将领杨延昭,晚年过得并不好,他人生的最后九年,是在抑郁中度过的,也算是抑郁而终。

在《宋史·杨延昭传》中,记载了他晚年的经历:

(景德)两年后,他追讨了防御之劳,进入了本州(指保州)的防御使,部署了俄迁高阳关副都。在屯所九年,延昭没有达到官员的职务,军中最后通牒,经常被派往小学周正治,因为奸诈而充耳不闻。皇帝知道这一点,斥正还营,戒延昭雁。大中祥符七年,卒,年五十七。

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禅渊之盟》的议和刚刚结束,杨延昭因功升官,升任保州防御使。

按照当时杨延昭的职责,他可以统治保州的民政、治安和军事权力。

但转过头来,宋真宗将他调任高阳关副部长(据历史记载,杨延昭当年正月升任保州防御使,5月,原高阳关副部长部署张宁卒,此后杨延昭调任),从正职变为副职。

如果用现代流行的语言来表达,杨延昭已经从一个地方的实权市长和驻军师长上调或平调到一个军队,成为副军长(师军不符合防御使和副都部署的官职,主要是为了看清楚)。

也就是说,杨延昭从有实权变成了没有实权。他没有调兵出征的权力,也没有直辖的军队。他只能在全职部署的领导下做一些家务。

杨延昭的表现也很奇怪。他不再主动管理事务。他只是让他的士兵帮助他管理军队分配给他的事务。因此,他受到宋真宗的谴责。

这是杨延昭人生最后九年的生活,九年没有调任或升职,他的权力被剥夺,只能混日子,直到死亡。

显然,这是宋代和宋真宗故意做的,不希望杨延昭到一线掌兵。

[img]94591[/img]

那么,宋朝和宋真宗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一个在对辽作战中功勋卓著,让辽军极度恐惧的将军呢?

@ 宋真宗和文官集团在签署《禅渊之盟》后,开始打压武将。

除了剥夺兵权,还要让辽国放心,把能征善战的宿将杨延昭调离一线。

@ 也是最重要的,杨延昭有过前科。在签署《禅渊之盟》之前,他擅自出兵辽国。虽然他赢了,但他被宋真宗和文官集团怀疑。

宋真宗在签署《禅渊之盟》之前,主动向当时宁边军部署的杨延昭增兵至万人。

杨延昭的主要职责是防御辽军入侵,遏制可能入侵的辽军,但他没有权力主动攻击辽军。《宋史·杨延昭传》记载:

景德元年,诏益延昭兵满万人,如契丹骑入寇,则屯静安军之东。

从宋真宗允许杨延昭指挥更多的兵马来看,宋真宗当时相当信任杨延昭。

但偏偏杨延昭的进攻属性爆发,手下有足够的兵马。未经宋真宗允许,他擅自出兵辽国,攻占辽国一座城市,获胜归来。

《宋史·杨延昭传》记载:

王超为都部署,不听从隶属关系。燕昭说:“契丹顿,去北千里,人马不足。虽然他们很容易失败,但他们立即抄袭和掠夺。愿所有军队,扼杀其要路,所有人都可以歼灭,也就是幽灵,易数州,可以攻击和采取。”演奏,不报告,但带领军队抵达辽边,打破古城,俘虏群众。

当时,杨延昭看到辽军主力都跑到了禅州,想趁机进攻辽境,

他的心很大,他也希望其他宋军与他合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赢得一半的燕云。为了得到支持,他直接向宋真宗奏书进攻。

但宋真宗怎么敢主动进攻辽国呢?他的皇家驾驶亲征到禅州,都被寇准逼迫。

此外,在御驾亲征到禅州之前,宋真宗与群臣讨论战略时,制定了不临机行动、不主动攻击边关诸将的战略。《续资通鉴·卷第二十四》记载:

寇准说:“士兵在外,须劳圣驾暂幸渊,进发期不可缓。”王继英(宋真宗宠臣,后来担任枢密使)等说道:“禁卫重兵多在河北,宜顺动以壮兵威,仍督促各路进军,临时事件可以裁制。但是,我们不应该越过越州,所以我们应该小心谨慎。”圣旨安等人的所见所闻。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宋真宗当然不会同意杨延昭的进攻战术。不仅是杨延昭,宋军也不允许主动进攻辽国。

但杨延昭是无诏进兵,这让警惕武将做大的文官集团不满,也让曾经信任杨延昭的宋真宗不满,即使他打了胜仗回来。

此外,杨家将可是降将,不是宋朝的功勋元老,地位本来就很尴尬,出了这样的事,让宋真宗大大提高了警惕。

因此,杨延昭在短暂晋升为保州防御使后,不久就被调任为高阳关副都部署。

[img]94592[/img]

而且,一直让杨延昭留在这个副职上,让他一直呆到病死。

如果你想优待杨延昭,或者防止他擅自出兵,你可以把他调回首都。

景德二年调任时,杨延昭47岁,年近50岁,即使回京城担任闲散职务,也能让他享受幸福。

但偏偏在对辽基本没有战争的情况下,不仅剥夺了杨延昭的兵权和职权,还让他继续以副职的身份在边境露宿。

这是一种惩罚,也是一种看管行为,可以算是九年的发配。

根本原因是杨延昭没有向辽国进攻。

宋真宗和文官集团以这种方式惩罚杨延昭,并警告其他统一武将不要听朝廷的指挥,不要给你一个好的结局。

历史上,杨家将的衰落也始于杨延昭死后,这是宋代重文轻武国策的需要,也是杨延昭擅自出兵辽境的后遗症。


谁是杨六郎?他最终抑郁的真相是什么?谁是杨六郎?他最终抑郁的真相是什么?

,,,,,

  • 岳飞生平事迹介绍:岳飞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
  •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军事家、战略家,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民族英雄,他精通韬略,并长于诗词、书法,其高尚品格和爱国...

  • 赵光义是怎样成为皇帝的?宋太宗继位之谜
  • 赵光义的真名是赵匡义。后来,他改名为赵光义,因为他避开了他的兄弟宋太祖。在他的兄弟中,除了早逝的人,他排名第一。他比...

  • 出身武官的枢密使狄青:宋代唯一一个以文制武的例子
  • 五代君主,如后唐明宗,后唐废帝从柯,后周太祖,都是军队拥立的。当时,军队几乎形成了建立皇帝的习惯。回顾这种习惯的来源...

  • 大宋王朝的传奇奸臣贾似道:一代权臣的误国之路
  • 一个朝代的兴起,必然离不开许多才俊之士的共同努力,一个王朝的灭亡,同样由于一群群的蛀虫侵蚀所致,如夫差时期的伯海为秦...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

  • 一条杆棒等身齐:揭开太祖赵匡胤的武功有多高
  • 太祖赵匡胤出生于军人世家,他的父亲赵弘殷在后唐时期就掌管禁军,后因战功升任护圣都指挥使。都说虎父无犬子,赵匡胤的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