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猛将童贯这么厉害,为什么还说他是奸臣的故事?
自赵高以来,古代太监掌权事件层出不穷。他们扰乱了朝纲,排斥了忠良,像蛀虫一样从内部啃噬了王朝。然而,这些人大多依赖宠物和傲慢,或者以欺骗昏庸皇帝为生存土壤。像童贯这样掌握军事力量的太监很少成为将军。
北宋有“六贼”,童贯就是其中之一。他与蔡京勾结,善于奉承。为了取悦宋徽宗,他到处收集书画,赢得了皇帝的信任。
[img]94573[/img]
童贯最特别的一点是,与普通阉割者不同,他不仅没有成为“娘娘腔”,而且身材魁梧,战斗勇敢,保持了正常男人的力量。童贯擅长掌权,但更喜欢掌管军队,成为一名引人注目的太监将军。
童贯担任崇拜官期间,他与蔡京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不遗余力地支持蔡京,为蔡京加官进爵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蔡京感谢童贯。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后,他开始在皇帝耳边推荐童贯。最后,他被推到监狱军的位置,有机会与军队一起旅行。
虽然蔡京的举动是出于对童贯的感激,但他更多的想法是培养自己在朝廷的力量。在他看来,童贯有资格成为他的下属。然而,老辣的蔡京这次看走了他的眼睛。童贯不是一个普通的太监。他有很强的能力和抱负。他根本不打算屈服于蔡京。
童贯第一次和军队一起旅行时,做了一件伟大的事情。当时,指挥官是王厚,率领10万军队前往黄州。当士兵们到达黄州时,发生了一起事故,宫殿发生了火灾。古人非常封建迷信,认为这是一个不祥的迹象。宋徽宗担心远征不利,于是下令撤军。
童贯作为监狱军,首先收到了宋徽宗的旨意,但他没有告诉王厚宋徽宗的意思,而是谎称宋徽宗希望尽快出兵。王厚没想到童贯这么勇敢,敢于传承圣旨,于是信以为真,带领军队按照原计划出征。
对于童贯来说,这次随军出征可能是他一生中唯一取得成就的机会。如果班主任回到朝鲜,恐怕他这辈子再也没有成就了,这也是他冒着失去头脑的风险出征的原因。幸运的是,这次旅行非常顺利。他不仅赢得了所有的胜利,而且还收复了四个州,这让宋徽宗非常高兴。他不仅没有追究他传播圣意的罪行,还把他搬到了景福殿使和襄州观察使。
厚问故,贯说:“上趣成功耳。”师出,复四州。-宋史
要知道,内侍迁为两使是前所未有的。童贯凭借军功开创了这一先例,走上了内侍职业规划中前所未有的新道路。从此,童贯受到皇帝的重视,与皇帝的关系越来越亲密。
[img]94574[/img]
起初,蔡京对此非常满意。毕竟,他推荐童贯担任监狱军。现在童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推荐人自然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外,蔡京一直认为童贯是他培养的人。他地位的提高意味着他的地位也很稳定。但很快,童贯的行为让蔡京非常生气。直到那时,他才意识到童贯并不是一个屈居于下一代的人。
童贯的官职不断提升,此后多次征求成功,官员检查了校司空。这时,童贯已经不再关注蔡京了。他不仅有权选拔将领官员,还抛开蔡京,直接向宋徽宗请示,这让蔡京非常不满。
到目前为止,蔡京计划培养童贯为自己所用的梦想完全破灭。随着童贯对他的蔑视,他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当童贯被宋徽宗崇拜为开府和三司时,蔡京终于无法控制自己的愤怒,公开不奉行诏书。
除了府仪同三司外,京说:“使相应该授予宦官吗?”不奉诏。
[img]94575[/img]
蔡京为什么这么生气?开府仪同三司,意味着童贯从此可以自立幕府和幕僚,彻底摆脱对他的依赖。自立门户后,童贯未来的发展道路会更加宽宏大量,甚至威胁到蔡京的地位。
奸臣
童贯一生都有很大的战功,很多人甚至忘记了他的太监身份。那么,这样一个特殊的太监,连蔡京都控制不了的人,为什么会被称为奸臣,与蔡京等人并列呢?
童贯的能力确实不小,但他的成就并不那么光明正大。就上面提到的收复四州的功劳而言,虽然他做出了贡献,但他胆大妄为,违背了圣意,假传圣旨。如果皇帝不是宋徽宗,童贯的晋升之路可能会戛然而止。
虽然童贯有功劳,但他为了立功不择手段,不计后果。从某种角度来说,他立功的初衷夹杂着太多的自私。
根据大金国的记录,宋金联盟就如何分配土地发生了争议。当时,为了得到燕云十六州,北宋拿出了大量的金银,这只是得到了一部分。然而,童贯一心想收回燕云十六州的所有土地。当北宋的军队不足以战胜金国时,他决定采取其他措施收回失地。
[img]94576[/img]
一是童贯利用高官厚禄等手段作为吸引力, 与一些金国将领作战,随着这些人的归降,他们所辖的土地自然也归北宋;
第二,童贯胃口很大,在金国对此没有反应的情况下,甚至开始控制燕云十六州以外的地盘,如平洲、营州、滦州等地;
第三,童贯以耍赖的形式拒绝兑现之前结盟时答应给金国的粮食和人口。
随着童贯越来越肆无忌惮,金国人终于生气了,准备向北宋发动战争,并要求北宋处决童贯、蔡京等人。他们被指控破坏两国关系。在金人背盟的情况下,童贯面对金人的兵马,再也没有过去的奸诈和威望,变成了懦夫,打算逃回首都。
童贯的表现让时任太原守将的张孝纯大为不屑,怒斥他,质问他为什么要放弃战争逃跑。这时,童贯不得不说他不是来守卫领土的。如果他被要求守卫城市,将军有什么用?这样的说法让张孝纯感慨万千。
“贯怒称:“贯受命宣抚,非守土也。君必欲留贯,什么是帅?”
最后,童贯逃回首都,坚决拒绝留在首都,与宋徽宗一起逃跑。多年来,童贯一直受到宋徽宗的高度重视,但在危机时刻,他坚决拒绝留在首都,为宋徽宗守卫领土。这种忘恩负义的行为终于引起了大臣们的不满。被降职后,他承担了几十项指控,最终被处决。
[img]94577[/img]
有些人认为,虽然童贯的手段并不光彩,也没有考虑到后果,但他所做的一切实际上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这种说法似乎是有道理的,但事实上,它无法逃脱为奸臣开脱的嫌疑。前面的作者提到,童贯攻击城市和土地主要来自于谋取个人利益的自私,而不是为了国家。
从童贯前线怕战,坚决拒绝为宋徽宗守卫首都可以看出,他引发战争后,不但没有为国而战,反而逃跑了,这样的人无论如何也无法与爱国联系。
此外,在童贯掌权期间,朝廷陷入了混乱、专权、营私和迫害同事。在最严重的情况下,他的话甚至超过了宋徽宗的制度。如果有人敢弹劾他,他会陷害忠诚,诬告弹劾他的人死亡。方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童贯作为北宋的权宦官,被称为北宋的六贼之一,并不冤枉。虽然他有很大的战功,但他做这些事情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仕途,而不是把国家放在第一位。这种手握兵权、谋取私利、排斥忠良、贪生怕死、不愿为君主忠诚的人,不是奸臣,是什么?
参考资料:《宋史》《大金国吊伐录》
内平方腊外收幽燕 为什么童贯还能是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