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光宗赵敦皇后李凤娘,两宋乃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悍后之一。这是今天给大家讲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在历史上的各个王朝中,宋朝的皇室相对平民化,在皇室中人的行为上也相对和谐。原因是有士大夫的庞大群体正在监督。
以宋代皇后为例,99%遵守儒家道德准则,甚至像刘娥、高滔滔这样曾经权倾一时的掌权皇后。
然而,在南宋光宗时期,一位独特的恶毒皇后李凤娘粉碎了宋朝皇室和士大夫集团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
李凤娘没有那个时代女性应该遵循的妇女道德和基本道德观。她完全用心做事。皇室和士大夫都讨厌她。
也是她的肆无忌惮,直接促成了宋朝历史上唯一一个以臣逼君的“绍熙内禅”。
李凤娘做了什么?上到皇室,下到群臣都受不了,以至于要把她和丈夫宋光宗赶下台?
主要有三个原因,政治上不守规矩,道德上缺乏仁慈,离间宋光宗和宋孝宗父子之间的感情,下面稍作阐述。
一:政治上不顾规则提升亲信,触及了士大夫的底线
宋代皇后干预政事有先例。北宋时期,张献明肃皇后刘娥在宋真宗病重期间帮助宋真宗处理政事。
至于先皇死后,因为新皇年轻,太后临朝称制的例子更多。
李凤娘的丈夫宋光宗身体不太好,所以,李凤娘也有很多机会参与朝政,但是她的饮食却相当难看。
[img]92473[/img]
据《宋史慈懿李皇后传》记载,李凤娘有了一定的权力后,不顾官场规矩,只要是和自己或者和李家关系亲密的人,都大肆封官:
后益豪华,封三代为王,家庙逾制,卫兵多于太庙。回到家庙,推恩亲属26人,使臣172人,下到李氏门客,还演补官。中兴以来没有。
这种李凤娘的行为,无疑让士大夫集团非常警惕。
即使有先例,宋朝也会在特殊时期默许皇后帮助皇帝处理政治事务,但士大夫们绝对不希望这位皇后有自己的派系。
即使是曾经临朝称制的刘娥、高滔滔,也依靠丁谓、司马光等已经属于士大夫集团的辅政。
皇后或太后执政,可以有拉一派打一派的政治手段,但根要掌握在士大夫集团手中。
李凤娘强行提拔不属于士大夫序列的亲信为官,还做了这么多,培养非士大夫群体势力的想法显而易见。
这触及了宋代士大夫集团的底线。
二:道德上缺乏仁厚,后宫以恶毒残忍的方式管理
李凤娘嫉妒,这本来没什么,女人有嫉妒心理是很正常的,但是她解决嫉妒心的方法却是极其恶毒和残忍的。
据《宋史慈懿李皇后传》记载,李凤娘砍掉了宫女的手,因为宋光宗只是称赞宫女的白手,还虐待了宋光宗的宠妃黄:
帝尝宫浣手,见宫人手白,悦之。有一天,后遣人送食合帝,启之,宫人双手也是如此。又黄妃有宠,因帝亲郊,宿斋宫,后杀之,以暴卒闻。
在儒家道德标准达到顶峰的宋代,这些行为是相当不可接受的。
因此,无论是皇室还是士大夫,都无法忍受像李凤娘这样残忍的国母。
三:离开宋光宗与宋孝宗的父子关系,不遵孝,群臣无法忍受
以上两个原因是皇室和士大夫集团集体反感李凤娘的主要原因。皇室早就想废除她,但出于皇室的担忧,她没有采取行动。
宋高宗被道士皇甫坦蛊惑,为孙子宋光宗做主许。
@ 宋高宗还活着的时候,虽然看到李凤娘不是个好媳妇,也不是个好国妈,但考虑到自己的面子,她只是口头上表示遗憾。《宋史慈懿李皇后传》记载:
性嫉妒,尝诉王子左右于高,孝二宫,高宗不宜,称吴后说:“是妇将种,我为皇甫坦所误。”
宋光宗的父亲宋孝宗和李凤娘是宋高宗的婚姻。儿子离婚不容易,只能发出严厉的警告。《宋史慈懿李皇后传》记载:
孝宗也屡训后:“以皇太后为法,否则,行业废汝。”
宋孝宗的警告是最高级别的警告。
但宋孝宗在宋高宗去世后,由于养父的悲痛去世,迅速将禅位给儿子,失去权力的宋孝宗再也无法震慑李凤娘。
[img]92474[/img]
而李凤娘宋孝宗对她的反感,把曾经几乎被抛弃的愤怒传播到宋孝宗身上,在宋光宗执政期间,不断阻止宋光宗去看望宋孝宗在后宫养老。
最后,宋孝宗死后,儿子宋光宗没有去灵堂拜祭。
这成为士大夫集团策动宋光宗和李凤娘离开政治舞台的“绍熙内禅”的导火索。
四:结束语
宋光宗患有精神疾病。他在执政期间与士大夫集团关系不好。由于儿媳李凤娘的霸道,他甚至失去了儒家最优先的行为准则孝道。
长期以来,身患精神疾病的皇帝宋光宗和讨厌皇后李凤娘一系列行为的士大夫终于受不了了。
在皇室中,能稍微压制李凤娘的宋高宗死了,宋孝宗也死了,但宋高宗的妻子吴太后还活着。
大臣们以吴太皇太后的名义下诏(绍熙内禅主谋之一的韩愈是吴的侄子),让宋光宗成为太上皇,顺便把李凤娘这个蛮横的皇后从政治舞台上拉下来。
此后,在士大夫集团的密切监督下,李凤娘被雪藏了起来。即使她的儿子是皇帝,她也只能虔诚地想念佛陀。六年后,“绍熙内禅”默默死亡。
历史上真正的李凤娘,她的一生是什么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