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兴贵出身武威豪族,安罗的儿子,唐朝将军。这是今天给大家讲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安兴贵,原名不明,字兴贵。历史上对唐初传奇外交官的记载并不多。我们只知道,安兴贵的祖先不是中原人,而是西部安息国的后裔。后来,在北魏时期,他们搬到了凉州武威,成为了当地著名的家庭。
后来安兴贵出生的时候,安家在凉州,势力很大。安兴贵成年后,可以直接以祖荫入朝为官。史书上没有关于安兴贵早年仕途的记载。我们只知道,隋末,安兴贵恰好在长安当官。后来,李渊从太原起兵后,一路进入关中。攻打长安后,安兴贵直接到李渊当官。
[img]89530[/img]
安兴贵投靠李渊时,李渊只能控制关中地区和山西地区的一部分。统一世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实现这一目标,李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时恰逢李渊与陇西的薛举交战。为了打败薛举,李渊把自己的想法放在了薛举身后的李轨身上。李轨当时占领河西,自称河西大凉王,拥兵10多万。如果能得到李轨的支持,让李轨从背后攻击薛举,李渊自然能轻易战胜这个强敌。
然而,说服李轨出兵显然没那么容易。最重要的是,李渊不愿意以平等的身份与李轨结盟,而是想说服李轨,向自己屈服,认为他是正统的。这样,实现这一目标就更加困难了。
但此时,安兴贵主动站出来,主动接手了这项任务。
安兴贵会主动接手这项任务,当然不是盲目的热血,或冲动,而是真的有一些把握。
安兴贵的牌是在凉州定居的影响。定居是凉州的一个大家庭,在当地有很高的影响力。此外,安兴贵的哥哥安修仁此时正在李轨的指挥下工作。此外,安修仁也是之前推荐李轨的重要大臣之一。它在凉州很有影响力。
安兴贵只有手里拿着这些底牌,才敢主动接手这个任务,一个人去河西。
接下来这个任务后,安兴贵带着李渊的使命很快来到了河西。然而,到达河西后,安兴贵发现这里的情况似乎与唐朝以前不同。
事实证明,凉国的情况比预期的要复杂得多。作为河西之主,李轨曾是隋朝的官员。后来,薛举起兵后,李轨以防止薛举为名,与几位当地强大的官员和家人合作,割地自立。在这些官员中,安兴贵的兄弟安修仁是最重要的,他也代表了整个家庭。
在这些大家庭的支持下,李轨迅速掌握了整个河西地区,然后派人联系突厥,得到了突厥的支持。这样,在几位重要官员和家庭的支持下,李轨就可以成为所谓的河西之主。
但现在,河西之主李轨的位置,其实并不稳定。
李轨曾经信任一位名叫梁硕的顾问,并深深地依赖他。但后来,梁硕告诉李轨,他应该防范胡人,得罪他的家庭。此外,梁硕本人也很傲慢,不尊重李轨的儿子。不久,梁硕被陷害致死。梁硕死后,李轨本人在这件事上的表现让很多人感到寒冷,这使得他的指挥越来越离心。
简而言之,当李轨上位时,它是由几个大家庭共同推荐的。但现在,李轨无法控制这些派系,内部矛盾很大。
正是这一特点让安兴贵看到了一丝希望。
接下来,安兴贵首先正常建议李轨投降唐朝。果然,李轨选择了拒绝。随后,李轨私下询问了代表家族势力的安兴贵。安兴贵还说他应该投降唐朝,但他激怒了李轨,不得不停止说服他。
看到这里,安家兄弟二人,开始有别的想法了。
既然李轨不想投降,那就直接杀了他吧!
[img]89531[/img]
这个想法看似疯狂,但仔细想想,却很有道理。虽然李轨手下有10万军队,但并不是所有的军队都驻扎在一个地方,李轨自己也无法完全控制。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得不服从那些大家庭。这样,真正忠于李轨的军队并不多。
最终,兄弟俩完全制定了计划。首先,他们秘密联系了周围的胡人部落,以李唐政权的名义向他们许下了荣耀和财富,并得到了他们的军队支持。然后两人暗中联系了降将奚道宜。奚道宜原本是薛举手下的将军,后来带兵马归降李轨。但归来后,李轨却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也没有真正把他封为刺史。此时安家兄弟秘密联系奚道宜,以唐朝使臣的身份,许以高官厚禄,自然轻易说服奚道宜。
等到所有这些事情都完成后,兄弟俩直接带着这个临时组建的联军,向李轨驻地进攻。当时李轨周围的士兵只有几千人。再加上李轨本人不善于战斗,根本打不过这个联军。经过短暂的交锋,李轨战败,逃回城市,还想坚守城市。然而,当安家兄弟到达城市时,许多守城士兵都是由安家人控制的军队。看到安家兄弟后,他们只是放下武器,停止抵抗。
就这样,李轨被安修仁抓了起来,然后护送长安,最后被当街斩首。经过这场战斗,整个河西之地也归李唐所有。
当安修仁完成这一夸张的记录并返回长安时,李渊并没有失望。他直接把他封为上柱国和凉国公。从那时起,他的家庭已经繁荣了数百年。后来,到了唐朝中期,安修仁的曾孙也平息了安史之乱。他被命名为李。他是唐朝中期著名将军李抱玉。
从安修仁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拥有一个好的家庭背景真的令人羡慕。以安修仁为例。如果安修仁没有在凉州根深蒂固,影响力很大,安修仁就不可能完成这项传奇任务。安修仁只有充分利用自己的家族力量,才能做出如此不可思议的事情。
谁是安兴贵?他一生有什么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