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汉武帝派二师将军李广利带兵攻打匈奴,打了一场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是骑都尉,带着5000名步兵与匈奴作战。单独带领3万骑兵包围李陵的步兵团。虽然李陵的箭法很好,士兵们也很勇敢,5000步兵杀死了500或6000名匈奴骑兵,但匈奴士兵越来越多,汉军失去了敌人,没有救援,最后只有400多名汉兵突破。匈奴逮捕了李陵,投降了。
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震惊了朝廷。汉武帝把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孩子都放进了监狱,并召集大臣们讨论李陵的罪行。
大臣们谴责李陵不应贪生怕死,并向匈奴投降。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听听他的意见。
司马迁说:“李陵带来的步兵不到5000人。他深入敌人的腹地,攻击了数万名敌人。虽然他输了,但他杀死了这么多敌人,可以向世界解释。李陵拒绝马上死。他一定有自己的想法。他一定想赎罪来报答皇帝。”
听了这话,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故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的哥哥),勃然大怒地说:“你不是故意反对朝廷这样为投降敌人的人辩护吗?”他喊了一声,把司马搬进了监狱,交给了船长审问。
经审讯,司马迁被定罪,应当受到腐刑(一种肉刑)。司马迁拿不出钱赎罪,只好受到惩罚,关在监狱里。
司马迁认为被腐败是一件可耻的事情,他几乎想自杀。但他认为他没有完成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不应该死。当时,他正在用所有的精力写一本书,这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作品──《史记》。
原来司马迁的祖先几代都是史官,他的父亲司马谈也是汉朝的太史令。司马迁十岁时,他跟着父亲去了长安,从小就读了很多书。
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游历了祖国各地,以收集史料,开阔视野。他去过浙江会稽,看了传说中大禹召集部落首领开会的地方;去过长沙,在汨罗江附近吊爱国诗人屈原;他去过曲阜,考察了孔子讲座的遗址;他去过汉高祖的故乡,听了沛县父母关于刘邦起兵的故事...这次参观和考察使司马迁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并从民间语言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为司马迁的写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后来,司马迁成为汉武帝的侍从官,并跟随皇帝到各地巡逻,并奉命到巴、蜀、昆明进行检查。
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承了父亲的职务,做了太史令,他阅读并收集了更多的史料。
当他准备开始写作时,他为了为李陵辩护,冒犯了武帝,下了监狱,受到了惩罚。他痛苦地想:这是我自己的错。
现在被判刑,身体被毁了,没用。
但他又想:周文王以前被关在监狱里,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后来编了一部《春秋》;屈原被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瞎了眼睛,写了《国语》;孙膑被挖出膝盖骨,写了《兵法》。还有300篇《诗经》,大部分都是古人在心情忧愤的情况下写的。这些著名的作品只有在作者心中抑郁或理想行不通的时候才写出来。为什么这个时候我不用写这部史书?
因此,他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始两年(公元前95年)的历史写成了130篇52万字的巨著《史记》。
在他的《史记》中,司马迁详细描述了古代一些著名人物的事迹。他高度评价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光;他经常同情被压迫的下层人物。他还将古代文献中过于艰难的文字改写成当时较浅较近的文字。人物描写和情节描写,生动生动,语言生动。因此,《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历史作品,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
司马迁出监狱后,担任中书令。后来,他终于沮丧地死了。然而,他和他的作品《史记》在中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都享有很高的地位。
司马迁的故事:受宫刑,写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