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每一位远嫁外番的汉族公主,除了承担起朝廷赋予的安邦重任外,还必须经受住异国风情的挑战。他们可以逐渐学会和适应语言障碍和水土不服;几个男人轮流占据身体的规则不能像学习发音、穿兽皮和吃鱼腥肉那样欣然接受。唐代诗人荣昱有《咏史诗》批评汉代和亲政策的云:“汉家青史上,拙计是和亲。依明主,安危托妇人。玉貌怎么能拟净胡尘?地下千年骨,谁是辅佐臣!”
在唐代,多达15位公主被任命为亲戚。不幸的是,在封建时代,这些公主和许多女性一样,只有标题,没有留下她们的名字。最著名的是文成公主,她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吐蕃现在是西藏,青海。文成公主被后人誉为汉藏友好使者。然而,文成公主并非时任皇帝唐太宗的亲生女儿。只有三个人真的是皇帝的女儿,他们是:
宁国公主,肃宗女儿,回维英武威远毗伽可汗(再婚)结婚(再婚);
咸安公主,德宗女儿,结婚回天亲可汗;
宪宗的女儿,太和公主,嫁给了回复崇德可汗。
其他十二位和亲公主都是皇室、公主等皇室亲戚的女儿,具体如下:
红化公主,宗室女,出嫁吐谷浑慕容诸葛钵;
文成公主,宗室女,出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金城公主,雍王守礼女,嫁给吐蕃赞普;
永乐公主,宗室女,出嫁契丹松漠郡王李失活;
燕郡公主,余姚公主女,嫁给契丹松漠郡王李郁子燕;
从侄女身上,固安公主嫁给了奚首领李大;
东光公主,咸安公主女,嫁给奚首领鲁苏;
交河公主,十姓可汗阿史那怀道女,出嫁突骑施可汗苏禄;
和义公主,宗室女,嫁给宁国奉化王;
静乐公主、侄女、松漠郡都督怀顺王李怀节;
易芳公主,侄女,结婚饶乐都督怀信王李延宠;
崇徽公主,仆固怀恩女,嫁回维可汗。
维吾尔族和维吾尔族现在是新疆维吾尔族。从上面可以看出,历代皇帝非常重视发展汉族与维吾尔族、藏族等边境民族的团结!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三位皇帝亲骨肉和亲公主的情况:
一、宁国公主
《新唐书列传第八》记载:萧国公主,始封宁国。嫁给郑迅,嫁给薛康衡。乾元元年,降回英武威远可汗,是置府。两年,还朝。贞元中,让府属更置地。
即德元年(756),唐肃宗李亨在安史之乱中即位。他是一位严肃的皇帝,对女儿们非常严格。宁国公主是个苦命人。她嫁了两次(即郑迅、薛康衡),很快就成了寡妇。后来,为了长期笼络回河人,她嫁给了即将死去的老可汗。寡妇结婚了,还是当公主,这也反映了当时婚姻的开放程度。然而,宁国公主结婚不到半年,老可汗就回到了天堂。根据回族人的习俗,未死者将被埋葬。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回河欲以宁国公主为殉。公主说:“回族慕中国的风俗习惯,所以娶中国女人为妇。若欲从其本俗,何必结婚万里外邪!还有,哭泣。宁国公主不愧为大唐出来的正宗皇女,深受女权主义思想的影响,拒绝埋葬自毁的容貌被取代。第二年,在宁国公主的各种恳求下,唐肃宗派人接她回京城。然而,在她的嫁妆中,有一个皇室宗亲的女儿,被称为“小宁国公主”,为老可汗做妃子。回族人不让她走。老可汗死后,按照汉族人鄙视的回族“风俗”,又嫁给了老可汗的儿子。
二、咸安公主
咸安公主是唐德宗李适的第八个女人,后来被称为燕国襄穆公主。公主天生丽质聪明;她从小就在宫里下棋、书画、练武、练箭,但她也是一个有着深刻正义的女人。当回族要求和她亲近时,她毅然去了那里。
贞元四年(788),咸安公主为长寿天亲可汗可敦(“可敦”为王后)嫁给了回河。然而,不幸接踵而至。一年后,即贞元五年(789)十二月,长寿天亲可汗病逝,其子忠可汗继立。根据回复奇怪的“接受继婚”制度,即“父亲、兄弟、叔叔死亡、子女、侄子和其他妻子的继母”(通典)的北方少数民族习俗,咸安公主和忠诚可汗结婚。三个月后,即贞元六年(790)三月,忠贞可汗被毒死,其子奉诚可汗继立。奉诚可汗按风俗娶咸安公主为妻。五年后,即贞元十一年(795),奉诚可汗去世,无子,宰相骨侵禄被大唐列为怀信可汗,咸安公主再次换了丈夫。唐咸安公主在回河生活了21年,她按照回河的收继婚制嫁给了两姓三代四任可汗。对此,《新唐书·回河传》称“主历四可汗”,《唐会卷九十八》称四人“从胡法继尚公主”。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过《阴山道》的诗来赞美她:“咸安公主号可敦,远远是汗频奏论。元和二年下新劫,金丝酬马值,诏江淮马价果,从此不让碟短织。和罗将军呼万岁,捧投金银丝采。”
三、太和公主
唐宪宗李纯的女儿安定公主,母亲不详。太和公主开始封闭。
长庆元年(821),维吾尔人保义可汗请婚,初立的唐穆宗李恒许嫁给了自己的妹妹和宪宗的女儿永安公主。保义可汗还没成功就死了。永安公主留在唐土,出家当道士。
穆宗的另一个妹妹太和公主同年嫁给了保义可汗的儿子崇德可汗,并被封为可敦。在维吾尔族生活了20年的太和公主。在此期间,维吾尔人内忧外患,天灾人祸交加,但汗彼杀频频发生变化。一些大臣勾引了束沙陀和狡猾的戛斯,最终导致了维吾尔人汗国的灭亡。维吾尔族长被迫迁出本土。狡猾的戛斯夺取了维吾尔人的牙帐后,太和公主在返回唐朝的路上被维吾尔人的乌介特勤劫持,并在几次周转后返回大陆。
太和公主性格开朗,爱恨分明,乐善好施,富有同情心。在动荡中度过一生的政治变革。太和公主是唐代晚期的公主。她为唐朝的安全结婚了,但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历史。太和公主是第四位被送到回族(回族)可汗的大唐公主。虽然西方敦煌学的研究人员对她评价很高,但她的声誉远不如唐朝的高阳、文成和唐朝的太平等公主那么出名。
揭秘:唐代十五位和公主中有多少人是皇帝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