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为什么古今第一本奇书《金瓶梅》不能成为四大名著之一,被认为是关于小说的俗与雅的区别?上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论的提出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共同看法。新物理学萌芽并迅速成长。短短一百年,它就改变了世界。自然科学解释现实世界,文学艺术解释灵魂世界。两者相互梦想。但遗憾的是,我们的文学和小说与物理学极不相称。
量子文学的可能性是什么?量子力学中存在一个问题:电子是粒子还是波?答案是:这取决于你如何观察它。波和粒子在同一时刻相互排斥,但在更高层次上统一。作为电子的两面,它们被纳入一个整体概念。这就是著名的“波粒二象性”。
小说的俗与雅同样奇妙。甚至可以说,一部作品是好是坏,也取决于我们的观察方式,即解释。作品意义的关键在于被叙述,如何被叙述,谁被叙述。在过去,我评论说“兄弟”粗糙,结构畸形,伤害无数。现在反思一下,与它所写的荒谬时代相比,它有一定的经典气质。一部文学作品既经典又失败。这在传统文学的话语体系中是不可想象的,但在量子文学的话语体系中却可以成为常识。
如果一部作品不被观察,它将始终处于不确定状态。可能被时间的火烧成灰烬,也可能像夏志清发现的张爱玲一样,回到人们的视野。观察它的人决定了它的命运和价值。为什么《红楼梦》在中国的地位如此之高?为什么国外总是拒绝买账?这与胡适、蔡元培等人的学术背景和毛主席的讲话密不可分。文学作品中没有绝对永恒的评论。一旦新时代到来,一旦产生了新的视野和新的评价体系,人们就会重新解读、解读、修改和判断作品。
[img]87044[/img]
时间确实是一个伟大的魔术师,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观察的方式。归根结底,人类的历史观是一种审美观。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否定,必须采取他那个时代的审美尺度,而不是这个人物对社会的推动。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审美观——这种审美观是继承的,对当下有更多的融合。这些审美观要么是兄弟,要么是敌人,但每一个想法都是一个镜头,层层叠叠,可以想象你能看到的图像。
@ 魔术师提供的时间是因缘和误会。谁来写谁来读一本书,这是因缘;怎么写怎么读,这是误会。因缘与误会不断解读小说的俗与雅。盲人阿炳蜷缩在无锡街头拉二胡时,俗气;走进北京的音乐殿堂后,是雅的,歌曲也改名为“二泉映月”。《水浒传》一开始是宋人的话本,在说书人的惊堂木下拍的时候很俗;成为“四大名字”之一,就是优雅...比如小说,现在的“小说”优雅文学。但曾几何时,“小说家”也就是下九流,是“误人子弟”,是“教淫教盗”。明人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说:罗贯中编《水浒传》,“其子孙三代皆哑”。清人铁珊在《增订太上感应篇图》中说:王实甫写了《西厢》,到了“北雁南飞”这句话,突然扑到地上,嚼舌头而死;金圣叹了口气,陷入了一个巨大的开拓和独特的继承者。
我喜欢《金瓶梅》。现在再看一遍,我真的觉得《红楼梦》在《金瓶梅》面前是个孩子。那么,为什么《金瓶梅》不是四大名字之一呢?甚至被诞生在话本上的小说挤了下来?原因大多是它“模糊”。这样的事情总是难以形容的。它读尽了世界的感情,注定要孤独。谁让它埋葬“梦”?
但“俗”不等于“滥”,等于“恶”,等于拳头加大腿宝马加美女。再怎样的“俗小说”也要由掌握相当写作技巧的作者来写。我试图梳理类型小说中的幻想。经过大量的阅读,我发现它们确实有模式化、粗俗化、空洞化、反智力化的趋势,有些甚至是反人类的黑暗倾向。这些作者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有的人一天甚至能写一两万字,一年能写三四百万字。但说到这些作品的文学性,是值得怀疑的。什么样的小说能在网上卖钱?最重要的两个特点是,一是字数多,越多越好;二是更新快。强调更新。成为上帝的速度。
当然,这不值得恐惧。只有泥沙俱下,才能鱼龙混杂。小说的俗与雅,在我的理解中,“俗”是现代的,是活泼野性的男女。它是热气腾腾的红尘,是吃喝拉撒的具体方式,是世俗社会的许多方法和感受,是“这里”的一切。“优雅”是写给一小群人和其他作家的。它创造了一种诗意而形而上学的叙事方式。它为写“粗俗小说”的作家提供了一个模型,充满了智力因素,很难阅读。
“优雅”是“粗俗”的来源,也是少数。“粗俗”是大多数。“优雅”的泉水喂养着“粗俗”,有些泉水会逐渐消失,有些泉水很深,仍在滴水。目前,大多数期刊上所谓的“纯文学”都是“粗俗的小说”,世界上有这么多的泉水?它们基本上遵循世界小说、鸳鸯蝴蝶派小说、黑幕小说等常规。当然,这些常规现在已经进入了文学史。
真正的纯文学,我更喜欢用严肃的文学来称呼它——严肃,而不是所谓的纯洁。文学,是人的灵魂,极其复杂,有光有暗,怎么能是纯洁的话语呢?严肃的文学是大脑的体操。至少它必须从文体、语言和思想三个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在风格上,别人蜂拥而至地建造大会堂,你必须有能力建造鸟巢和悉尼歌剧院;语言上,世界是语言。大地尚未成熟,如漂浮的脂肪,如水母漂流;小说探索存在于思想上。存在的东西,永恒的虚无。它静静地漂浮在那里,看着人类。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切,包括超越感官的快乐,那种狂喜,那种不是智慧所能说的狂喜。
揭秘:为什么古今第一奇书《金瓶梅》不是四大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