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瓶梅序》中,他简单总结了《金瓶梅》中三位女主角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的死因。他说:金莲以奸死,瓶子以恶死,春梅以淫死。我们以后再谈潘金莲和庞春梅的死因。先说李瓶儿为什么会死。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理解“邪恶”这个词的两层含义。
@ “邪”作为罪恶,作为罪恶。
事实上,在《金瓶梅》中,与潘金莲相比,温柔、善良、善良的李瓶儿的罪恶要少得多。唯一的一次是她和西门庆的合作让她的丈夫花子虚。那么,为什么不说潘金莲死于邪恶,而是李瓶儿死于邪恶呢?当然,这是有原因的。
首先,潘金莲天生恶毒。这样的人从不认真对待自己的罪恶,也就是说,潘金莲永远不会因为自己的罪恶而感到内疚和心理折磨。
第二,李瓶儿恰恰与潘金莲相反。由于她的善良,她总是担心自己的邪恶,无法自拔。这体现在李瓶儿将死的章节中。
李瓶儿生病了,死了。她生前所做的罪恶使她深感恐惧。她甚至认为,她的长期疾病并没有治愈,这是她愤怒的花子虚拟生命的结果,这进一步加重了她的病情,加速了她的死亡。她经常有花子虚拟生命的错觉,比如:
李瓶儿对西门庆说:“我想告诉你,但我没有告诉你。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没有人在房间里,心里只是害怕。就像阴影一样,有人在我面前。晚上梦见他(指死花虚拟),就像拿着刀和棍子,对我大喊大叫,孩子也在他的怀里,我去抓,但被他推,说他买了房子,纠缠了好几次,只叫我去。”
再如:
西门庆邀请道士为李瓶儿“点灯”驱邪,李瓶儿对西门庆说:“我哥哥,你为什么不进来?那道士点的灯怎么说?西门庆安慰道:“你放心,灯上不妨事事。李瓶儿说:“我哥哥,你还哄我吗?刚才那家伙(花子虚)领着两个人,又在我面前闹了一次,说:“你请法师送我,我已经告诉阴司了,绝不允许你!"发狠而去,明天就来拿我。”
李瓶儿终于在生前罪恶的巨大恐惧中遭受了折磨,耗尽了自己的生命。
@ 在古代,“邪恶”的另一个含义是指在封建妻妾制度下出生的儿子,即“邪恶的儿子”,这与现代不孝的儿子的含义不同。普通儿子是“邪恶的儿子”。那么,李瓶儿的死与她出生的“邪恶儿子”有关吗?当然,这是非常重要的。看过金瓶梅的人都知道这种关系。
李瓶儿是唯一一个为西门庆生儿子的小妾。儿子的出生使李瓶儿成为西门庆其他妻妾,尤其是潘金莲羡慕和嫉妒的对象。别人的冷言冷语,让李瓶儿的生活很艰难,她的气质变得忧郁,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当她的儿子被潘金莲驯养的猫吓死时,李瓶儿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摆脱失去儿子的痛苦。她整天哭,懒得吃东西,这使得已经不好的身体越来越差,直到香味消失,她无法卧床不起。这直接导致李瓶儿的死亡。
@ 弄珠客似乎说“李瓶儿以恶死”,而不说作恶无数的潘金莲以恶死是非常讲究的。
金瓶梅:为什么说[李瓶儿以恶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