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益是谁?伯益(约前21世纪-):伯一、柏一、柏一、伯一,又称大费,出生地约为今天山东省西南部的中原地区,具体地址不明。据说他能理解鸟语,被誉为“百虫将军”。在他的领导下,中国早期的祖先学会了建造房屋和挖井。周穆王(公元前900年左右)时,伯益的后裔造父被授予赵成(今山西洪洞北),因为他为周穆王驾车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他的造父以地名称为嬴姓赵,因此伯益被尊为今天嬴姓、赵姓等家族的血缘祖先。据说伯益擅长畜牧和狩猎,并发明了中国最早的房屋,他被中国人民尊为“土地之主”,并以不同的形式供奉。
伯益最突出的贡献是佐禹平治水土,这在《史记》《夏本纪》中可见一斑、《秦本纪》等。伯益不仅在治水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在治水过程中也做出了其他贡献。
首先,伯益根据当地低洼的特点,教人们在受洪水侵袭的地方种稻,促进农业发展。因此,当禹平定洪水时,帝舜赏赐伯益以皂游(一种黑旗),并将自己家的女子许配给伯益。此后,伯益在舜的手下担任虞官(《尚书·尧典》),掌管山泽,繁育鸟兽。伯益的后代,包括费昌、仲衍、造父和处父,都是以比训鸟兽更长的方式成立的。
二是传说伯益发明了凿井技术。《经典释文》卷二井卦因《世本》云:“化益作井。"""吕氏春秋.勿鞠躬篇":“伯益作井。“这可能与佐禹治水无关。毕竟,在长期处理水土的过程中,很容易找到地下水的秘密。当代考古发掘证明,我国水井的出现与尧舜时期相差甚远的龙山时代,可见传说有其依据。凿井技术的发明意义重大。在这项技术发明之前,人们不得不靠近河流定居,忍受河流泛滥的威胁。凿井技术发明后,中国古代北方广大平原地区逐渐充斥着各种氏族,得到了发展。
第三,伯益参与平治洪水,也促进了本氏族的发展。据研究,夏商时期的“其氏”是伯益之族,其氏的起源与治水密切相关。
大禹继舜后,伯益还协助大禹治理水土,开垦荒地,种植水稻,挖掘水井。
伯义在政治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曾警告大禹,一切都要有前瞻性和全面的担忧。不要违反规则和制度,不要过度享受乐趣,不要违反规则追求人民的声誉,不要违反公众舆论,满足自己的欲望。治理国家不能松懈,政治事务不能放弃,谦虚会受益,自满会导致失败,选择人才任能,消除邪恶。
伯义在处理民族矛盾方面也表现出了远见。顺时,三苗离心离德,顺派大禹征服。三苗拒绝接受。伯义建议善良与威望并举,德武相济。大禹接受了伯义的建议,撤退了军队,实施了文化教育和道德治理。这三个苗族受到影响,最终回归顺利。伯义还将记录大禹在治水过程中经历的地理、山川、草木、鸟兽、奇特的风俗习惯和轶事,成为《山海经》的素材。
伯益是谁?伯益的历史成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