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1966)~220)孔融、陈琳、王灿、徐干、阮宇、英宇、刘震等七位作家的合称。这七个人一般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以外的优秀作家。“七子”的说法得到了后人的广泛认可。
孔融(153 - 汉末文学家208)。建安七子之一。鲁(今山东曲阜)人文举。孔子二十世孙。在“七子”中,他年龄最高,政治态度与其他六人不同。献帝时任北海(山东寿光)相,世称孔北海,又任少夫、大中医等职。为人不拘小节,靠才负气,刚正不阿。因批评曹操而被杀。它的散文词藻华丽,多用于平行句子,但可以用气运词,有新的变化。曹丕的《典论·论文》说他:“体气高妙,有过人。不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代表作《论盛孝章》和《推荐你衡表》都展现了这一特点。只有7首诗,其中《杂诗·岩岩钟山首》写着远大的怀抱和慷慨的情辞;《远送新行客》中写丧子的悲伤、悲伤和委婉,都充满了抒情色彩。
应玚(? -- 217年),汝南人(今河南汝南县东南)。擅长作赋,有几十篇文赋,代表性诗《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音调悲伤。建安七子之一。
徐干(一七一年 -- 二一七年)字伟长,北海(今山东潍坊市)人。主要作品是《中论》,曹丕称赞这本书『成家之言,词义典雅,足传于后。』(《与吴质书》)其情诗《室思》也写得很深。建安七子之一。
王(177-217)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建安七子之一。第一次依靠刘表,然后回到曹操,官员来到魏国。他擅长诗歌,这是多么悲伤。有《王侍集》。
陈琳(-217)字孔璋,广陵(今江苏江都)人。曾为袁绍掌管书记,后归曹操。《建安七子》之一,现存四首诗。有《陈记室集》。
刘震(-217)字公干,东汉东平(今属山东)人。是曹操宰相。它的诗风很强烈,不重雕刻, 曹丕曾称赞他的五言诗“妙绝时人”。今存十五首诗。有《刘公干集》。建安七子之一。
阮瑀(? -- 2012年)字符瑜,陈留尉(今河南开封)人。作章表书记很优秀,名著有《为曹公写书与孙权》。诗中有《开北郭门行》,描述了孤儿被后母虐待的痛苦,生动生动。13:06 2014/8/14
东汉时期的建安七子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