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攸是谁?北宋末年大臣蔡攸(1077-1126)字居安, 宋徽宗,钦宗时宰相。蔡京长子太师。第一个微职位在首都,每次遇到端王赵霁都是恭敬的。因此,继位后,他相信并宠爱了他。他被授予中央学士、龙图阁学士、宣和殿大学士学位等重要职位,并在徽宗宣和五年(1123)至钦宗靖康元年(1126)为中央学院。任内不理政务,只知在帝侧论道家神变,演市场淫秽戏以邀宠。甚至为了争权而与父亲反目成仇,互相倾诉。虽然没有尺寸之功,但连封英国公和燕国公。后来被贬死。曾编修过《国朝会要》。
巧遇徽宗
宋哲宗元符年间,蔡攸在京裁造院作监督,当时只有二十二、三岁,已知抓住一切机会为自己的未来铺平道路。当时,蔡攸每次上裁造院,都能赶上朝臣退朝。即使他计算出时间,他也只能遇到下朝的端王。因此,每次端王下朝,他都能看到一个眉目清秀的少年,下马拱手站在一边,谦恭有礼,观之可亲。端王问左右仆仆,少年是哪个公子,左右说:“是蔡承旨的儿子。“端王在心里暗记其人,这位端王也不是别人,他就是后来的宋徽宗。
入朝为官
哲宗在元符二年(公元1100年)去世,徽宗登基即位。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将红鹿丞蔡攸作为进士出身,崇拜秘书郎,以直秘阁、集贤殿修编,编修《国朝会要》,两年内升为枢密直学士。蔡京入后,再加上蔡攸为龙图阁学土兼侍读,详细介绍了《大城图志》,修复了《大典》,并提出了清宝护官、秘书省两街录院、礼制局。当时有100多名道史官僚,大部分都是历史博物馆、服文博物馆、集贤院的才华横溢的博学人才。然而,只有蔡友不知道如何学习。作为大臣之子的领导者,很多人心里鄙视,不服气。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徽宗初置宣和殿,任其为宣和殿大学士,赐毯文方团金带,改为淮康军节度使。
与父结仇
蔡攸一开始和父亲蔡京关系很好。他知道蔡京就像蔡家的一棵遮天遮阳的大树,遮住了蔡家数百人。徽宗后曾欲罢蔡京相位,先还到蔡京党羽刘敏、刘焕等人,并指示御史中丞王安中弹劾蔡京。蔡攸,听说这件事,立刻跑到徽宗那里百般恳求,徽宗才改变初衷。后来和蔡京权势互相倾诉,再加上一些人从中挑衅,父子失和,反目成仇。惠宗又给了蔡攸府第。有一次,蔡攸来到蔡京的家,赶上蔡京和客人聊天。蔡京让客人等一会儿。蔡攸一进来,就急着抓住父亲的手做脉搏诊断,说:“大人脉舒缓。有什么不舒服的吗?蔡京:“没有不舒服的地方。于是蔡攸又说:“宫里还有重要的事情,我先回去。说完转身就走了。来来去匆匆,把客人弄得一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问蔡京:“公子为什么不停一会儿?蔡京无奈地说:“你一定不知道原因,这个逆子是想让我生病而老夫啊!几天后,皇帝下令蔡京致仕。
贬死外乡
就在他们极度享乐、肆意挥霍的时候,“渔阳闪鼓动地来了,打破了霓虹羽衣曲。蔡攸收起自己无限的梦想,和徽宗一起逃到南方,都被贬永州。此时蔡京道死潭州,论者说其罪不减为父,燕山之役祸及宗社,骄奢淫匿载所无,应流放到岛上。钦宗刚登基,还没来得及和蔡攸联系多少深情,毫不犹豫地把他贬到万安军,还觉得不够简单,很快就派人杀了他。
蔡攸是谁?蔡攸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