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一直以“四大发明”——造纸、印刷、火药和指南针为荣。然而,抗日战争期间诞生了“四大发明”的说法。
中华文明有很多与“四”有关的并称,如四书五经、四美、唐初四书法家、唐初四杰、宋代四书法家、元四书、四奇书、四古典小说等。虽然“四大发明”也是其中之一,但它比上述年轻得多。更出乎意料的是,它首先是由一个外国人提出的。
英国17世纪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最早提出了“三大发明”。培根认为,印刷、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发明改变了世界上所有事物的面貌和情况:第一种是学术,第二种是战争,第三种是航行。这导致了无数的变化,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任何星星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没有太大的机械发现。英国汉学家麦都思和革命导师马克思认可了培根的说法。
麦都思指出:“中国人的发明天赋早已体现在许多方面。中国三大发明为欧洲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不寻常的动力。“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测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马克思说。火药粉碎了骑士阶层,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已经成为新教育的工具。一般来说,它已经成为科学复兴的手段,成为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杠杆。”
来华传教士、汉学家艾约瑟是第一个在上述三项发明中加入造纸术的人。他在比较日本和中国时指出:“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指日本)没有印刷、造纸、指南针和火药等优秀发明……”著名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后来发扬了这份发明清单。
1942年,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虽然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队正在蓬勃发展,但国民党军队屡战屡败,士气低落。蒋介石焦虑不安,睡不着觉。面对山河破碎、生物涂炭的中华民国,蒋介石觉得迫切需要用一些东西来激发军心和民心。
这时,他碰巧听说英国学者李约瑟正在从事中国科学技术史,所以他立即派人去重庆接李约瑟、他的助手、他的中国妻子鲁桂珍,让他在中国实地考察和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外人不知道蒋介石在接见李约瑟时和他谈了什么,但我们知道的是,李约瑟很快就在第二年,也就是1943年,在重庆提出了造纸、印刷、指南针和火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说法。这项研究成果在整个中国引起了轰动,然后传遍了整个世界。
“四大发明”是在抗日战争进入关键时期的历史时刻提出的。曾经有人高度评价它在现代史上的意义:(四大发明)这项研究值得共和国卫队十师。
外国人首先提出了中国[四大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