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是怎么来的?印刷有什么影响?

印刷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在印刷发明和创造之前,中国人的文本记录主要是手写的。在早期,人们只能将文本记录在明显的自然物体上。因此,它既费时又费力,容易出错,非常不方便。印刷发明解决了这一问题,有利于文化交流和社会发展。让我们给你一个详细的介绍。让我们看看!

[img]52665[/img]

一位名叫毕盛的普通工人在北宋仁宗庆历元年至八年间,即公元1041-1048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沈括比毕升小十几岁,是同时代的人,毕升做的泥活字后来归沈括侄子所有。因此,《梦溪笔谈》中关于毕升发明活字印刷的记载是详细可信的。

然而,一些欧洲人曾经把活字印刷的发明归功于古腾堡。古腾堡是西德人。他在公元1440-1448年左右发明了铅活字印刷,比毕生发明泥活字印刷晚了400年。

活字印刷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

像任何发明创造一样,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有其社会需求、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由于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和文化的繁荣,中国社会进步到北宋时期,需要快速大量的信息传播。活字印刷是为了解决这个社会需要提出的问题而产生的。纸和墨必须用于印刷。早在汉代,中国就发明了纸、油烟和松烟。纸墨的发明为活字印刷的诞生奠定了物质基础。复制文字和图片的方法,如战国秦汉以来的印章和拓碑,也为活字印刷的发明提供了技术条件。

顾名思义,印刷的“印刷”字本身就含有印章和印刷两种含义;“刷”字是拓碑施墨过程的名称。它与印章和拓碑的血缘关系已经从印刷的命名中透露出来。印章和拓碑是活字印刷的两个起源。

[img]52666[/img]

印章的面积很小,只能容纳几个字,比如姓名或者官爵。东晋时期,道教兴起。道教学校注重符号。他们在桃枣木上刻了长长的咒语,从而扩大了印章的面积。据晋代葛洪的《抱朴子》记载,道教有一份刻有120个字的复印件。可见当时一篇短文已经可以用盖印的方法复制了。这其实是雕版印刷的先驱。

拓碑是印刷的另一个起源。汉武帝“罢废百家,独尊儒术”。但当时儒家典籍都是经师口授,学生笔录。因此,不同的经师教授相同的经典书籍是不可避免的。汉灵帝西平四年(公元175年),政府立石将所有重要的儒家经典作为校正书的标准书刻在上面。公元4世纪左右,人们发明了拓碑的方法,以免从石刻上抄经书的劳动。

拓碑的方法很简单。将坚韧的薄纸浸泡在石碑上,然后涂上吸水的厚纸,用刷子轻轻敲打,直到纸陷入刻在石碑上的凹洞,然后取出外面的厚纸,用棉絮或丝絮,蘸墨水,轻轻均匀地刷薄纸,薄纸干后,是白色黑色的书。这种拓碑法与雕板印刷的性质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碑帖的文字是凹阴文,雕板印刷的文字是凸阳文。石碑上的文字是阴文正写。

拓碑提供了从阴文字中获取正文字的复制技术。后来,人们把石碑上的文字刻在木板上,然后扩散它们。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曾在诗中说过:“宜山纪念碑野火燃烧,枣木刻肥失真”。这类似于雕刻板的印刷。

在唐代,印章和扩展纪念碑逐渐发展和合流,导致雕刻板印刷。唐穆宗长庆4年12月10日,公元825年1月2日,诗人元祯为白居易的《长庆集》作序。当时,杨州和越州到处都有人在街上卖白居易和他自己的诗“模拟”或换茶酒。“模拟”是出版物。这是现有文献中关于雕刻板印刷的最早记录。

公元836年,唐文宗根据东川节使冯宿的报告,下令禁止各种私人日历版。冯宿在他的报告中说:“每年中央司天台还没有发行新的历书,民间私印的历书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可见当时民间从事雕板印刷行业的人很多。1900年在甘肃敦煌县千佛洞发现的藏书中,有一卷雕板印刷的《金刚经》,最后题为“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杰为二亲敬造”。

[img]52667[/img]

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这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具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这本书的形式是卷子,长约1.6英尺,由7张印章粘合而成。前面是一幅扉画,画的是释迦牟尼在一棵树上向孤独的花园说话的场景。其余印有《金刚经》全文。这张纸的图文都很精致,雕刻的刀法细腻,简洁凝重,说明当时的印刷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熟练的水平。


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是怎么来的?印刷有什么影响?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是怎么来的?印刷有什么影响?

,,,,,,,,

  • 明朝名臣杨博三代显贵 历任皇帝倚其为左右手
  • 一、杨瞻花盆里埋钱 历史上,“杨瞻花盆埋钱”是个有名的诚信故事。 说的是明朝名臣,做过兵部尚书、太子太师杨博的父亲杨瞻,...

  • 从熊廷毕的死看明亡:残酷的党争结束了明朝
  • 明末,经守辽东疆域的人有“三杰”,分别是熊廷比、袁崇焕和孙承宗。然而,这三个人都被排斥和压制,甚至死于死亡。其中,熊廷...

  • 明朝著名大臣杨波三代显贵:皇帝依靠它[左右手]
  • 当然,“天报厚德”是在清代张廷玉(清宫戏《康熙大帝》中宣传因果报应的迷信说法。、《雍正王朝》在《明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中...

  • 铁铉被朱迪憎恨、虐待和杀害 但民间却为他建庙祠
  • 历史上,得罪皇帝并能得到好结局的臣子并不多。通常,得罪皇帝没有好结局。明朝有一个叫铁铉的人,得罪了朱棣,被朱棣憎恨和...

  • 科举制堪比[四大发明]:与此同时,它影响了全球用人观
  • “当时西方有人惊叹,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个伟大的制度。”倪方六说,他们认为这个制度应该和中国古代发明的“四大发明”一样重要...

  • 自从朱迪五次亲征漠北以来, 最后,为什么不把这个地方纳入版图呢?
  • 很多人不了解朱迪和漠北, 这个问题和忽必烈为什么不征服日本一样简单。原因只有两个。一方面,它很难征服,另一方面,它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