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通常指皇帝的父亲,但也有例外。例如,杨迪皇帝被孙子杨宇尊为太上皇帝,武则天被儿子唐中宗尊为太上皇帝,辽末皇帝被女婿尊为太上皇帝,明英宗被弟弟明代宗尊为太上皇帝。或祖孙,或母子,或翁婿,或兄弟,虽然不是传统的父子关系,但这些皇帝至少在一代人中是合适的。相比之下,晋惠皇帝司马忠曾经是太上皇帝。然而,被称为太上皇帝的下一任皇帝既不是他的孙子、儿子,也不是他的女婿和兄弟,而是比他高出两代的叔叔司马伦。司马忠是中国历史上世分最低的太上皇。
司马忠(259~306年),晋武帝司马炎次子,晋二世。司马忠即位后,由于“愚蠢”,缺乏理政能力,先受制于权臣杨骏,后受制于皇后贾南风。贾南风不仅外表丑陋,权欲强,而且凶狠狡猾。元康元年(291年),贾南风与楚王司马玮、汝南王司马亮围杀太尉杨骏,废除太后杨芷,一举铲除太后党,与司马亮组成联合政府。立即,贾南风矫诏,先让司马玮杀司马亮,再以擅杀大臣罪处死司马玮,再独揽大权。贾南风这种用刀杀人、卸磨杀驴的卑鄙做法,引起了宗室的不满。
元康九年(299年)十二月,贾南风又设计将王子司马昱废为平民,幽禁金永城。王子无罪被废,朝野哗然。永康元年(300年)初,一些支持王子的朝臣与当时持有军权的赵王司马伦密谋,准备“废贾后,复王子”。司马伦是个见利忘义的家伙,《晋书》称他“素庸下,无智策”,一听说有好处,便答应下来。然而,心腹孙秀建议“放慢脚步,贾后会伤害王子,然后放弃,为王子报仇”,这样不仅可以“立功”,还可以“避免灾难”,司马伦就不动了。不久,孙秀派人行离间计,促使贾南风杀王子。
[img]84506[/img]
永康元年(300年)4月,赵王司马伦以王子复仇为名,带兵冲进宫廷,先控制司马忠,再杀贾南风。司马伦是司马懿的第九个儿子,司马昭的弟弟,是司马忠的叔祖。司马伦作为宗室,应该护送司马忠。然而,司马伦命令“自称使持节、大都督、督中外军事、相国、侍中、王如故”。根据司马懿和司马昭协助曹魏的故事,该制度“设置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四人、参军十人,属于20人和1万名士兵”。八月,司马伦又要求“加九锡,加九锡”五万户”。作为傀儡,司马忠只能就范。
在永康元年(300年)11月,司马伦将司马忠立羊献容为皇后。羊献容是孙旗的孙女,孙旗是司马伦心腹孙秀的家人。司马伦的举动是安排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女王,然后牢牢掌握内外权力,然后篡夺王位。当所有的组织和舆论都准备好了,司马伦就“做禅让之诏”,发动心腹“逼天子玺”。司马伦在永康二年(301年)正月称帝,改元建始。为了掩盖篡逆行为,司马伦将“太上皇”冠冕为司马忠,即《晋书·惠帝纪》中记载的“迁帝于金永城,称为太上皇”。
金永城是西晋王朝专门用来囚禁后妃宗室的冷宫。关押期间,司马忠身边只剩下几百人,各种供应待遇也很差。为防止死灰复燃,司马伦“使张衡卫帝,真幽之也”。司马伦篡位后,为了笼络朝臣,大肆封官晋爵,“文武官封侯者数千人”,甚至“奴卒也加以爵位”。当时规定王侯大臣都戴着貂尾装饰的帽子。因为司马伦封官太多,貂尾一时不够,只好用狗尾代替。于是,人们编了两首民谣“貂不足,狗尾续”来讽刺朝廷,成语“狗尾续貂”来自这里。
司马伦的皇帝宝座还没热,就遭到了齐王司马尴尬、成都王司马英、河间王司马勇等王子的联合反对。双方打了两个多月,伤亡10万人。永康二年(301年)四月,司马伦兵败,被迫写下退位诏书,百官再到金永城迎回司马忠复位。司马伦当了100天皇帝就被赶下了舞台,一场叫孙子为太上皇的大叔闹剧结束了。虽然司马忠再次登上王位,但在篡位事件之后,他的威望更加扫地,最终沦落为皇室诸侯争夺和利用的政治工具。11月,光熙元年(306年),司马衷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死,享年48岁。
历史上世分最低的太上皇:司马忠被叔祖尊为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