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二十二计关门抓贼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小敌困之。剥皮,不利有攸往。

【注释】

小敌困之:对于弱小或数量较少的敌人,要尽量去包围(或歼灭)他。剥皮,不利之处在于:语出《易经.剥皮》占卜。剥,卦名。本卦异卦相叠(坤下艮上),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坤为地。意思是广阔无边的大地在吞没山,所以外名日“剥”。“剥”,意思是落。卦辞:“剥,不利有彼往”意思是:剥卦说,有所往则不利。这个计划引用了这个占卜词,意思是要立即围困和消灭小股敌人,不利于追赶或远袭。

【按语】

抓贼必须关门,不要害怕,害怕别人的收入;逃跑者不能追逐,害怕诱惑。小偷部署,奇怪的士兵,游泳士兵,劳动者也。吴子说:“今天使一个死贼,躺在矿里,成千上万的人追逐它,不要看着狼。哪一个?害怕它的暴力,害怕自己。是人们的生命,害怕成千上万的人。”小偷,小偷有机会逃跑,一定会死;如果他们走了,他们就会被抓住。所以小敌人必须被困住,不能,可以放手。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二十二计关门抓贼

【解析】

关上门抓贼,不仅怕敌人逃走,还怕它逃走后被别人利用。若门关不紧,让敌人逃跑,千万不要轻易追赶,以免被敌人诱惑。小偷是指那些出没无常、偷袭我军的游击队。为了实现他们的目标,他们的企图是让我军疲劳。兵书《吴子》特别强调不要轻易追逐逃敌。他举了个例子,一个死人藏在荒野里,你派一千个人去抓他,也会很困难,这就是为什么?主要是怕对方突然袭击,伤害自己。说一个人只要玩命不怕死,就会让一千个人害怕。根据这个道理,如果敌人能逃脱,他们必然会拼命战斗。如果他们切断了自己的路,敌人很容易被歼灭。@ 必须包围和歼灭弱敌。如果你不能包围他们,暂时让他们逃跑是不可能的。不要轻易追赶他们。若指挥员能统观全局,因势利计,因情变通,也许抓到的不是小贼,而是敌军的主力军。这就是所谓“关门打狗”的情况。

【探源】

关门捉贼,是指对弱小的敌人采取四面包围、聚集、歼灭的策略。如果敌人能逃脱,情况就会非常复杂。追不舍,一伯拼命反击,二怕中敌诱兵之计。这里所说的“贼”,是指擅长偷袭的小部队,其特点是行动诡秘,出没不定,行踪不可预测。它的数量不多,破坏性很大,经常利用我们的不准备,入侵我们的军队。@ 对于这种“贼”,不要让它逃跑,而是要断他的后路,聚而歼之。当然,这个计划运用得好,绝不局限于“小贼”,甚至可以包围敌人的主力军。

战国后期,秦国攻打赵国。秦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北)受阻。长平守将是赵国名将廉颇,他看到秦军势力强大,不能硬拼,便命令部队坚守,不与秦军作战。两军相持四个多月,秦军还是拿不下饭长平。秦王采纳范绥的建议,用离间法让赵王怀疑廉颇,赵王中计,调回廉颇,派赵括为将军到长平与秦军作战。赵括到长平后,彻底改变了廉颇坚持不战的战略,主张与秦军决战。秦将白起故意让赵括尝到一点甜头,使赵括的军队取得了几次小胜。赵括果然得意忘形,派人到秦营下战书。这是正中白起的下怀。他分兵几路,指挥形成对赵括军的包围圈。第二天,赵括亲率领40万大军与秦兵决战。秦军和赵军打了几场仗,都输了。赵括志得意满,哪里知道敌人用的是诱敌之计?他带领军队追赶被打败的秦军,一直追赶到秦壁。秦军坚守不了,赵括连续几天也征服不了,只好退兵。这时突然得到消息:自己的后营已被秦军占领,粮道也被秦军截断。秦军已将赵军全部包围起未。连续46天,赵军绝粮,士兵杀人相食,赵括不得不拼命突破。白起已经严格部署,多次击退企图突破的赵军,@ 赵括中箭死亡,赵军大乱。不幸的是,秦军杀害了40万军队。赵括会“纸上谈兵”。在真正的战场上,他突然中了敌人“关门抓贼”的计划,损失了40万军队,使赵国从此崩溃。

【故事】

880年,黄巢率领叛军攻克唐朝都城长安。唐熙宗匆匆逃往四川成都,聚集残部,并请沙陀李克出兵攻打黄巢起义军。第二年,唐军部署完成,出兵企图收复长安。凤翔一战,义军将领尚让中敌埋伏,被唐军击败。这时,唐军声势浩大,乘胜进兵,直逼长安。黄巢见形势危急,召众将讨论对策。众将分析了敌众我寡的情况,认为不应该硬拼。黄巢立即决定:全军退出长安,向东开拔。唐军抵达长安,没见黄巢迎战,好奇怪。先锋程宗楚下令攻城,气势汹汹地进入长安城,才发现黄巢部队已全部撤离。唐军毫不费力地占领了长安,众将欣喜若狂,纵容士兵抢劫人民财产。士兵们看到起义军败退,纪律松驰,整天成群骚扰人民。长安城一片混乱。唐军将领也被胜利冲昏头脑,整天喝酒玩乐,庆祝胜利。

黄巢派人询问城市情况,说:敌人已进瓮中。半夜,部队迅速赶回师长安。唐军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突然,神兵天降,起义军迅雷不及掩耳,冲进长安城,只杀得毫无戒备的唐军尸遍地。程宗楚从梦中醒来,只见起义军冲进城里,唐军大乱,无法指挥,最后他在乱军中被杀。黄巢以“关门捉贼”的计划重新占领长安。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二十二计关门抓贼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二十二计关门抓贼

,,

  •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灵魂可以附着在别人的尸体上复活。后来,它被用来比喻已经死亡或衰落的东西,并以...

  •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二计划魏救赵
  • 第二计 围魏救赵 这个指的是围攻魏国的都城来拯救赵国。现在用包超敌的后方强迫它撤军的战术。 【原典】 敌不如分敌,敌阳不...

  • 三十六计是什么样的书?三十六计的起源
  • 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家计划的总结和军事战略的宝贵遗产。为了让人们熟记这三十六个妙计,一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拿一个字,...

  • 三十六计真的没有固定作者吗?三十六计出自哪个朝代?
  • 说到《三十六计》,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名字。虽然在民间广为流传,但作为一本书,《三十六计》的最早版本是1941年发现的。近...

  •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三十五计连环计
  •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将多兵众,不能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注释】 在师中古代,承天变也:语出《易...

  •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七计无中生
  • 第七计 无中生有 本指本来没有,但硬说有。现在形容凭空捏造。 【原典】 也,非也,其实也是被骗的①。少阴,太阴,太阳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