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另外两个“不孝”是什么?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封建礼教的说法,今天已经不适用了。但这样的话经常在人们的口头和古装电视剧中听到。尤其是古装电视剧中有“妾”情节的时候,剧中的人会把这句话作为“妾”的依据。这句话来自《孟子·离娄》:“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先说“不孝有三”指的是什么。据《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报道,“三不孝”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不娶无子,绝祖祭”。白话解释是:盲目服从,看到父母有过错而不说服,使他们陷入不公正,这是第一种不孝;贫穷的家庭,老父母,但他们不去当官来支持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结婚生子,切断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由此可见,“第三不孝”原本是指“不结婚的人”。
其次,孟子的讲话: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针对顺说的。顺结婚前没有向父母请示,是“父顽母嚣(父愚蠢,母浮躁)”。如果告诉父母“不要结婚,以后不怕,就不要起诉”。孟子认为顺这样做是对的。说:“君子以为犹告也(君子认为这等于向父母请示)。”关于舜“不告而嫁”,是指舜没有请示父母就娶了尧之二的女娥皇和女英。
【不孝有三】是指哪三种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