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六州是危险之地,易守难攻。北部屏障失去了燕云十六州, 直接导致中原赤裸裸地暴露在北方少数民族的铁蹄下(由于中原士兵善于守卫城市,而北方少数民族士兵善于攻击),对宋朝的衰落甚至灭亡产生了重大影响。燕云十六州并入辽朝,不仅是辽朝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辽朝“汉人”问题最突出的地方。这个地区的汉族在唐末五代与少数民族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在辽朝统治下生活了近200年。他们的民族性格和生活习俗发生了深刻的“胡华”,即少数民族现象,与中原汉族有很大的不同。
燕云汉人在辽、金朝统治中国北方的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对待他们的态度上,辽、宋、金都采取了既拉拢又排斥的做法。辽朝利用科举、官员和婚姻,使汉人忠于自己,但不信任大多数“非我族”的燕云汉人,而是把他们放在社会的底层;宋朝出于对“胡华”汉人的歧视,指的是“粉丝”、“虏”;金朝在重用部分辽朝汉臣的同时,在政治上将幽云汉人列为女真人、渤海人、契丹人等民族后,排斥在统治阶层之外。
另一方面,辽朝中后期的燕云汉人不仅在民族认同上日益孤立,而且在政治态度上也没有固定的倾向。他们不是传统上认为的“心向中原”,而是以利益为中心,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方。他们在辽、宋、金之间叛乱,政治态度非常灵活。首先协助辽朝抵抗北宋,看到辽朝大厦将意图附宋自保,然后出于对北宋政权的失望,投奔金朝,导致金宋之间的战争。燕云汉人在促进三朝各自的发展进程、力量的消长和中国北方政治格局的形成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燕云十六州的历史意义:中原天然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