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桓温第三次北伐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是什么?

背景

桓温在第二次北伐成功收复洛阳后,声誉提高,先于升平四年(360年)进入爵南郡公,然后在兴宁元年(363年)进入大司马、都督中外军事记录,正式掌握朝政。第二年,桓温被授予扬州刺史,使桓温掌握京畿道军事。桓温虽然内镇扬州,但原首都督的荆、江二州也交给了他的两个弟弟桓豁和桓冲。因此,桓温基本上融合了东晋的军政权力,但未能掌握徐、兖州所在的京口、豫州等兵力。

另一方面,原名臣服于东晋的前燕,在永和八年(352年)称帝自立后,多次与东晋发生战争。前燕多次派兵进攻洛阳,虽然勉强能守住洛阳,但河南诸郡其实都被前燕夺走了。兴宁三年(365年)东晋终于失去了洛阳。司冀等地都失去了前燕之后,前燕又进攻了兖州等地,于太和元年(366年)又夺取了鲁县和高平县,甚至曾南入至陵县。

面对前燕不断的军事行动,桓温也希望通过北伐提高自己的声誉,实现自己的野心,登上王位;由于前燕慕容恪在太和去世两年,桓温决定进行北伐,打算打败前燕,回到朝鲜接受九锡,最终篡夺东晋政权。

桓温第三次北伐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是什么?

过程

太和四年(369年),桓温请北伐,并请与徐、兖州刺史、豫州刺史袁真、江州刺史桓冲一起出兵。习阴在于希因救援高平和鲁郡无效而被弹劾和免职后,被桓温推开。然而,事实上,桓温一直觊觎习阴驻京口的军队,他不想让习阴带领这些部队。当时,习银的儿子习超是桓温的心腹。了解桓温的心思后,他假装是父亲的信,把父亲徐兖二州的刺史职位给了桓温,这让桓温非常高兴。到4月庚戌日,桓温终于从自己镇上的姑姑那里领了5万人出兵前燕。

桓温北伐至兖州。当时,习超担心汴水因战争长期没有被治愈,认为会影响水运,但桓温不听。直到行军到金乡,水军才因天旱而无法前进。桓温命令毛穆之挖河,引水使桓温水军继续前进,最终成功进入黄河。

然而,习超还表示,桓温进入黄河的方法是逆水而上,远离东晋基地,水运困难。他担心前燕会拒绝战斗,这使得晋军陷入了粮道断绝、没有军粮继续北伐的困境。习超建议桓温尽可能直接进攻前燕都叶城,无论前燕逃回辽东后方,拒绝叶城,还是与东晋作战,都有利于北伐进展;此外,习超还提出了一个更稳定的策略,建议桓温保持河流,控制水运,储存食物,直到明年夏天才继续进攻。习超还认为,如果果果果果不迅速作出决定,当战争推迟到秋冬,水量减少,北方早期降温的客观条件下,晋军将更难维持。但桓温都不听话。

桓温随后派檀玄攻占湖陆,俘获慕容忠。前燕派慕容猛骑2万次进攻,桓温在黄墟击败敌人。邓遐和朱序在林渚击败了燕将傅燕,前燕高平太守徐翻投降了东晋。于是前燕派慕容臧带领军队抵抗桓温,但都失败了。看到这一点,前燕不得不派人向前秦求助。

七月,前燕人孙元率宗族党众起兵响应桓温,桓温于是移屯方头。当时,前燕皇帝慕容伟和太傅慕容评都非常害怕战争的发展,打算北逃回辽东。但当时慕容垂自己要求进攻桓温,慕容哲于是让慕容垂代替慕容臧率众抵抗桓温。与此同时,慕容还诱使前秦派兵用虎牢以西的土地抢救前燕。在王猛的支持下,他于8月派苟池和邓羌率领2万名前燕进行抢救。

当时,前燕司徒长史申胤认为桓温“骄傲自大,胆怯应变”。大众深入,值得乘之会,反而更逍遥中流,不出去利润,欲望持久,坐取全胜。预计晋军粮运出现问题时,不战自败。当时桓温以前归降东晋的段思为导向,前燕尚书郎悉罗腾却击败桓温军,生擒段思。另桓温派出的李述也被悉罗胜和染干津杀害,使晋军士气下降。与此同时,桓温早前命袁真攻打乔国和梁国,打算开石门水道通水,但袁真攻打二郡后却无法开水道,阻碍了水路运输。

九月,前燕开始反击,慕容德率领1万名士兵和刘当驻屯石门,李营以5000名豫州士兵切断桓温粮道。慕容宙以1000名士兵的设计击败了晋军,杀死了大量晋军。桓温见战事不利,又因粮食将竭,更听说前秦援兵即将来临,于是在9月丙申日焚毁船只,抛弃行李,沿陆路退役。只留毛穆之为东燕太守。桓温经仓垣南归,途中凿井取水饮用。当时,燕军也有追晋军,但慕容垂认为桓温的新退将不可避免地提高警惕。在精锐的宫殿后面,最好等到晋军看到燕军没有到达,专注于从快南退役,所以他只需要8000名骑兵慢慢跟随。几天后,慕容垂见晋军加速,于是加速追击,并在襄邑追赶桓温。另一方面,慕容德带领4000名骑兵率先在襄邑设伏,因此桓温在襄邑被两军攻击,晋军大败,死亡3万名士兵。苟池率领的前秦兵也在乔国邀请桓温,杀害了万人。十月自己第三天,桓温收拾散卒,驻屯山阳。叛归东晋的孙元在武阳守卫,但都被前燕俘虏了。第三次北伐至此结束。


桓温第三次北伐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是什么?桓温第三次北伐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是什么?

,,

  • 揭秘:东晋宰相谢安和飞水之战不得不讲故事
  • 谢安:谢安在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上表演了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东晋8万士兵一举击败前秦80多万军队,不仅让国...

  • 司马德宗究竟是不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
  • 关于司马德宗的生理状态,各种史籍的记载如出一辙。《晋书·安帝纪》称“帝不惠,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

  • 楚蒜子,东晋奇女子:六位皇帝一生三次垂幕听政治
  • 东晋历史上有一个传奇女人。她天生丽质,优雅,但命运总是和她开残酷的玩笑。自从她成为女王以来,她一生中经历了六位皇帝...

  • 王羲之是怎么死的?书法家王羲之累死了吗?
  • 王羲之(303-361年,一作321-379年),字义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心研...

  • 前梁太祖张轨:因永嘉之乱被迫割据独立名臣
  • 张轨(255-314年),字士彦,雍州安定县乌氏县(今甘肃省平凉市西北)人。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七世孙。以儒学著称的张轨家世孝廉...

  • 东晋名臣温桥:平乱不久就去世的人,像丧亲一样哭泣
  • 当建康城被收复时,叛军们忙着逃跑。在恐慌中,没有人能照顾到一个孩子,那就是9岁的皇帝司马衍。义军冲进城市后,他们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