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魏武帝(曹操)的后裔,曹振勇是新安曹氏的杰出代表,从政53年。他一生经历过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乾隆46年(公元1782年),27岁的曹振勇考入进士,入选普通吉士,是青年后备干部;到了嘉庆朝,他被重用,担任官员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兼任工部,进入内阁;到了道光朝,他升级为武英殿大学士,成为道光的心腹之臣,代表皇帝事务三个月。他的仕途如马平川,一江春水,一步步升起,无灾无难,80岁才退休,当官52年,清朝官宦的岁月几乎没有人能超越曹振勇。
许多人说,作为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宰相,曹振勇一生只有诺诺,小心谨慎,“多磕头,少说话”[1]
。这种说法过于尖酸刻薄,不符合实际情况。曹振勇作为首席军用飞机大臣,在北京当政52年。他取得了许多成就。他没有贪污受贿的记录。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他一生谨慎,言行得体,“克勤克谨慎”。52年来,他没有什么大错误,这显示了官员文化的深刻培养。道光七年来,清廷平息了新疆张格尔的叛乱,活捉张格尔返回北京,这是道光平息叛乱势力的重大胜利。作为一名决策者,曹振琏赞襄是一位功勋英雄,拥有强大的支持和支持。道光帝给他写了这样一句赞言:“亲政之初,先进正人。不要之地,心腹之臣。学识渊博,献替精醇。克勤克慎,第一掌丝纶。评价真的不低。
[img]80285.jpg' />
曹振勇三次当学政,主持乡试四次,能尽力;阅读考卷可以守法守纪,不会淹没博学有才华的人;对于金殿面试的考生,一定要提前一所学校阅卷,工作一丝不苟,不出错。曹振勇是盐商的子弟。他的祖先从盐业开始。他的一群亲戚是扬州盐商,世代享有特权,是曹氏家族的命根子。两江总督陶舒提出盐政改革,取消商盐垄断权,实行凡纳税都可以卖盐的盐票法。这一改革严重损害了盐商和曹振勇亲属的利益。他们的亲戚抱怨曹振勇。曹振勇说:“饿死的首相家怎么可能?一笑之。他能够把祖传利益和家庭利益放在一边,支持盐政改革,大方开明。
嘉庆皇帝出游时,曹振勇以宰相身份留在首都处理政务。三月份,涉县民间至今能听到“宰相朝朝有,三月代君无”的谚语。“四世一品坊”矗立在涉县雄村村首曹氏宗祠前,是一座三楼、四柱冲天式名牌坊。也是曹府新厅的门坊,是为乾隆称赞户部尚书曹文探祖孙四代而建的。事实上,包括曹振勇在内的新安曹氏,作为魏武帝(曹操)的后裔,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独一无二的五世一品。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到道光十五年(1835年),历代皇帝尤其是曹文本和曹振勇的父子。乾嘉王朝几乎大部分历史都受到他们父子的影响,持有了75年的朝政。
与名人相比,曹振勇门生有潘世恩、林则徐等人。
曹振勇与曹操的关系?曹振勇的成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