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石(1087-1143,1094-1143),字重德,契丹族,西辽德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熟悉契丹和汉字,擅长骑射。中亚历史书记为大石林牙,西辽创始人。115年,中进士被提升为翰林,很快就被提升为宗旨。辽以翰林为林牙,被称为大石林牙。历任泰祥二州刺史,辽兴军节使。
1122年,金兵越来越近,天佐皇帝流亡,大石和大臣立秦晋王耶律淳为帝。淳死了,他的妻子萧德妃是太后,以守卫燕京。因为劝阻天佐皇帝不要妄自攻金,天佐皇帝不服从,大石心里无法安心,于是杀了萧一薛,坡里括,自力更生为王,带领铁骑200乘夜逃跑。
1130(或1131)年二月甲午日,青牛白马祭祀天地和祖先,整顿队伍向西前进。西辽建于1134年3月,西辽军队率领西辽军队在卡特万战役中击败10万中亚联军,使塞尔柱帝国的势力退出河中,确立了西辽在中亚的统治地位,并于1143年去世。
[img]79003[/img]
耶律大石是政治措施
民族宗教
不同宗教的信徒对耶律大石自己的宗教信仰有不同的看法。《世界征服者史》的作者志费尼认为他“秘密成为穆斯林”,另一位历史学家伊本·阿西尔说他是摩尼教徒,甚至景教徒称赞他是传说中的牧师王约翰。原因可能是他表现出极大的宽容。他没有强行推进任何统治地区的信仰,也没有平等对待不同的宗教。在西辽,伊斯兰教、佛教、景教、摩尼教等宗教都赢得了许多信徒。
对于他们的国家和附属部落,大石要求他们按时支付贡金,并派出一名“沙黑纳”(监督国家)进行监督。他们的领导人必须挂上银牌才能屈服。其余的一切都是按照原来的模式进行的。此外,他还采用了辽朝南北的官方制度,根据自己的习俗对南方的农民和北方的游牧民进行治理。每个家庭都缴纳了第一个纳尔税。
由于他的宽容措施,西辽赢得了人民的心,迅速发展成为中亚领先的强国。就连成吉思汗的重要辅臣耶律楚材也称赞他“文化教育高尚,西方人至今都在思考”。
军事
他的军事才能一直受到称赞。他坚持“待时养兵”。虽然他屡遭失败,但他善于抓住机遇,随失败而起。率先在燕京率领一个城市的哀兵突破10万宋军,然后在中亚骑行数百条铁,将耶律的国家延续了近百年。
后方稳定后,大石决定东征金朝,希望复国。1134年夏天,大石指派他的将军萧调里拉率领7万人出征,因牛马多死被迫撤军。大石还将扩张重心完全转移到西方伊斯兰世界。
1137年,大石率军入侵西黑汗国,突毡击败敌人主力。西喀喇汗国随后向其宗主国塞尔柱突厥帝国求助。塞尔柱突厥苏丹桑伽呼吁伊斯兰世界对西辽的异教徒发动圣战,1141年7月,呼罗珊、加兹尼和其他国家的士兵聚集了大约10万名士兵,并在撒马儿罕附近与卡特万决战。在决战中,穆斯林联军惨败,桑迦只以身免。大石率军一直追到起儿漫(今撒马尔罕附近)。这场战争结束后,塞尔柱突厥的势力退出中亚,原国西喀喇汗国和花刺子模都属于西辽。西辽成为中亚霸主。
耶律大石在政治上做出了什么贡献 政治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