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叔虞,又称叔虞、太叔、姬姓、名虞、字于,因封于唐国,史称唐叔虞。唐叔虞是周武王姬的儿子,周成王姬念同母弟,母王后邑姜(齐太公吕尚的女儿),周朝诸侯国晋国的祖先。
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轻继位,由叔虞的叔叔周公旦拍摄。周公旦灭亡唐国后,将唐地封给了叔虞。唐叔虞死后,他的儿子谢(谢)继位。谢继位后,他迁居晋水,改国号为晋,为晋侯谢。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唐叔虞,又称叔虞、太叔、姬姓、名虞,是周武王姬发的儿子,也是周成王姬背诵的同母弟弟;母亲王后易姜是齐国开国君主齐太公吕尚(即姜子牙)的女儿。
受封唐地
周武王十一年(前1046年),叔虞的父亲周武王灭亡商朝,建立了周朝政权。周武王十四年(前1043年),周武王去世,叔虞的哥哥周成王继位。周成王继位时年轻,由叔虞的叔叔周公旦拍摄。
[img]78199[/img]
周成王八年(前1035年),周朝诸侯国唐朝(唐朝位于黄河、汾河东侧,方圆100里)发生叛乱,威胁周朝皇室在河东的统治。同年10月,周成王派周公旦率军平息唐国叛乱,将唐国人民迁往杜地,将周王室子孙迁往唐地。周成王十年(前1033年),周成王将唐地分封给弟弟于叔,于是叔虞成了唐国君,故称唐叔虞。
去世子继
唐叔虞死后,他的儿子姬谢(又称姬谢父亲)继位。姬谢继位后,因迁居晋水,将国名改为“晋” ,是晋侯谢。
主要成就
当时,由于唐朝位于夏人的故墟,周围都是军迪部落,叛乱刚刚平息,形势动荡,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唐朝被封后,叔虞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实行“启以夏政,新疆以军索”的方法,以夏蓉政治夏蓉之地:以夏蓉法理夏蓉之民。政策实施一年后,将取得成效。农牧业发展显著,成绩显著。
[img]78200[/img]
叔虞治唐的成功历史悠久,关键在于贯彻“启以夏政,疆以军索”的正确政策。大量历史证明,这一政策已成为晋国的传统国策,对晋朝、韩国、赵国、魏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在三晋文化体系中形成了尚公、尚法、尚贤的特色。
作为晋国立国创业的始祖,唐叔虞作为三晋文化的创世人,其历史成就不可磨灭。
历史评价
司马贞《史记索隐》司马贞:“天命叔虞,卒封于唐。桐贵既砍,河,汾是荒。”
唐叔虞生平简介 如何评价唐叔虞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