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余(?―452年),北魏太武帝拓跋韬之子,景穆帝拓跋晃异母弟,母鹿左昭仪,南北朝北魏皇帝,在位仅8个月。
太平真君三年(442年)被封为吴王。正平元年(451年),改封南安王。正平二年(452年),中常侍宗爱杀太武帝,以拓跋为帝,改元永平(或承平)。
拓跋余认为自己没有按照长辈和年轻人的顺序登上王位,所以他给了大臣们买人心。一个月后,国库浪费了。此外,拓跋余喜欢喝醉,沉迷于狗马,喜欢野外狩猎,出入无限。然而,当被问及国家大事时,边境紧急,没有军队援助,这引起了人们的怨恨。
宗爱身居宰相高位,负责三省政务,负责皇家安全事务,随意召唤公卿大臣,专权日益霸气,朝廷内外都怕他。拓跋余怀疑宗爱要乱了,想计划削夺他的权力,宗爱知道后非常生气。永平二年(452年),宗爱利用拓跋余祭祀宗庙的机会,派小黄门贾周等人在夜间杀死拓跋余。拓跋余死后,其侄子文成帝拓跋军即位,杀宗爱、贾周等人,以诸侯王的礼仪安葬拓跋余,以隐王的头衔。
[img]77946[/img]
拓跋余生简介
早年经历
拓跋余是太武帝拓跋琍之子,母鹿左昭仪。 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十月初六日,太武帝封拓跋是吴王。
11年(450年)7月,南宋辅国将军萧斌之入侵北魏济州,宁朔将军王玄谟攻打北魏滑台。9月,太武帝率兵南征南宋,命皇太子拓跋北伐柔然,驻扎在沙漠南部,吴王拓跋留在首都。[3]
正平元年(451年)12月,太武帝改封拓跋余为南安王。
拥立登基
正平二年(452年)三月(《资治通鉴》二月)初五,中常侍宗爱杀太武帝。尚书左仆射兰延、侍中、侍中薛提等人,未宣布太武帝死讯。兰延和他们讨论说,王子拓跋晃的儿子拓跋军还年轻,打算立太武帝第三子东平王拓跋翰为帝。于是,他们召集秦王拓跋翰入宫,把他放在一个秘密的房间里。但是薛提却认为拓跋浚是直接的皇孙,不应该废墟,应该选为继位人,而另求国君。兰延等人反复讨论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做出决定。宗爱得到消息,认为自己得罪了王子拓跋晃,平时总是讨厌秦王拓跋翰,只和拓跋余关系密切。于是,他迎来了拓跋余的秘密,从中宫的小门进入后宫。然后,他假传赫连皇后的命令,召见兰延等人入宫。兰延等人认为宗爱的地位一直很低,毫无疑问,都跟着宗爱进宫。宗爱提前安排30名宦官手持武器埋伏宫殿,兰延等人入宫,将其捆绑在宫殿上杀死。宗爱又在永巷杀死了拓跋翰,并以拓跋余为登基。拓跋余登基后,实行大赦,改年号为永平(或承平)
,尊赫连皇后是皇太后。 拓跋余授予宗爱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军事,兼任中国秘书,封为冯奕王。
拓跋余是怎么死的?
被杀追谥
拓跋余认为自己没有按照成长和年轻的顺序成为皇帝,所以他用非常慷慨的东西奖励下属,并计划收买人们的心。一个月后,国库被动用光了。此外,拓跋余喜欢喝醉,沉迷于声音、狗和马,喜欢在野外狩猎,没有限制。拓跋余只是问国家事务[10]
,边境紧急,他没有出兵救助,引起了人民的怨恨。
自从宗爱长途跋涉以来,他一直处于首相的高位,负责三省政府事务,负责皇家安全事务。他随意召唤公卿大臣,专权霸道,一天比一天强大。朝廷内外都害怕他。在当时人们心目中,都认为宗爱一定会像赵高、阎乐那样篡权。拓跋余深感不安,怀疑宗爱要乱了,想计划削夺他的权力,宗爱知道后非常生气。永平二年(452年)十月初一,宗爱利用拓跋余祭祀宗庙的机会,派小黄门贾周等人在夜间杀死拓跋余。
拓跋余死后,殿中尚书长孙渴侯和尚书陆丽为文成帝立拓跋军为帝。文成帝即位后,他杀死了宗爱、贾周等人,并用五刑摧毁了他们的三个家庭。
文成帝以诸侯王的礼仪埋葬拓跋余,死后的头衔为隐王。
拓跋余简介 北魏南安王拓跋余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