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古代有哪些名字[老师]?有些已经很奇怪了

“教师”一词是学校教师的称谓,“传道、教学、解惑”是其基本职责。“老师”最初是指老学者或传授学术的人,如《史记·孟子荀卿传》:“齐襄王时,荀卿是最老师的。“后来,人们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比如金代元问《示侄孙伯安》:“伯安进小学,英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话惊老师。明清以来,教师一般被称为“先生”。19世纪末,中国现代教育创始人何子渊先生等辛亥革命老兵将“西学”引入中国。新学校成立后,他们开始在《学生操作规范》中明确将教师称号定义为“教师”。然而,大多数学生同意将“先生”改为“教师”,这是民国时期开始的,并一直使用到今天。

事实上,除了“老师”,古代还有很多老师的名字,有些已经相当奇怪了——

1、师长:以教师为尊长,是古代对教师的尊称之一。韩非子五甲:“今天有一个不才之子,父母的愤怒是为了改变,乡人的乔是为了改变,老师的教育是为了改变。丈夫用父母的爱,乡人的旅行,老师的智慧,三美加焉,最后不动,胫毛不变。”

2、夫子:原来孔子门徒对孔子的尊称,后来夫子成了人们对老师的尊称。《论语·子张》:“丈夫怎么不学,也何常师之有!”

3、山长:是历代山中书院主讲教师的称号,起源于《荆相似事》。五代十国时期,蒋维东隐居衡山讲课,受业者众多,蒋维东被誉为“山长”。此后,“山长”成了对教师的一种尊称。元代,各路、州、府都建有书院,山长。明清时期沿袭元制,乾隆时期曾改为院长,清末仍称山长。科举考试废除后,学院改名为学校,山长的名字废除。

[img]73986[/img]

4、师傅:古代老师的总称。“师傅”这个词原本是太师、太师、少师、少师等官职的合称。这些职位负责教太子,师傅也成了老师的代名。《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是师傅,父之罪也是。”师傅这个称号至今仍在使用,但一般指工商曲艺戏剧等行业的教师。

5、师父:古代有句话叫“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也被尊为师父。《吕氏春秋劝学》:"事师之犹事父也。"

6、西席:又称西宾,是对教师的一种尊称。它的来源是这样一个典故:汉明帝刘庄当王子时,曾拜桓荣为师。登上王位后,他仍然非常尊敬桓荣。他经常去桓荣住的太常府听桓荣讲经。汉代坐在地上,室内座位以西向东为尊。虽然汉明帝是皇帝,但他仍然为桓荣安排座位,以表达对启蒙老师的尊重。从那时起,“西席”或“西宾”就成了对老师的尊重。

7、师保:原为古代辅比皇帝和教皇室子弟的官员,也师也保,统称“师保”。易系辞下:“没有师保,如临父母。”后来指的是老师。比如清代龚自珍的《抱小》。:“小学者,儿童之学。学以侍父兄师保为侧,待父兄师保为顾问。”

8、大师:原来是掌管宗室子弟训练的官员。《汉书·平帝记》:“它是太上皇帝以来的一个家庭,每个人都纠正了世家和县的国家大师,并给他们上了一课。”后来,它逐渐演变成一个受到人们尊敬和称赞的人。北宋孔平仲的《谈花园》卷3:“石介,守道,石莱山人。文章学术,世界大师,都叫石莱先生。”

9、教授:今天的教授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职称,但在古代太学中,他是一名讲座博士。汉唐两代太学都有博士学位,宋朝中央和地方学校开始有教授,元朝、州、儒家和明清两代也有教授。

10、助教:国子监督教师。西晋咸宁立国子学两年,开始设助教,协调国子祭酒,博士传授儒家经典。此后,除了个别朝代,国子监督中心还设立了经典助教,称为国子助教、太学助教、四门助教、广文助教等。

11、学博:原来是唐代府郡的学官。唐代府郡有一个博士学位,掌以五经教学生,后来一般称学官为博士学位。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36回:“这个人不一样。不仅没有学习的博气,尤其是没有进步的士气。”

12、讲郎:原来是讲经书的官员。《后汉书儒林传》:“又诏高才生受古文尚书、《毛诗》、《谷梁》、《左氏春秋》,虽然不立学官,但都被提拔为第一讲郎。”

13、原为宋代京师小学和武学中的学官名。明清时期,县设“县儒学”作为一县之最高教育机构,内设一人,另设几人。训练是指辅助教甲的助手。大多数府学教甲都是进士出身,由朝廷直接任命。《明史·职官志四》:儒学:府,教一人,教四人。州,学正一人,训练三人。县,教甲一人,训甲二人,教授,学正,教甲,掌教所属生员,训甲二人。”

14、先生:“先生”一词的初衷是先出生的人,引申长辈,知识渊博的人。《孟子》中的“先生为什么说这句话”和《国策》中的“先生为什么坐在这里”,其中“先生”都叫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后来,“先生”一词被引申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礼记·曲礼上》:“从先生身上,不要越路与人交谈。郑玄注:“先生,老人教学者。”


古代有哪些名字[老师]?有些已经很奇怪了古代有哪些名字[老师]?有些已经很奇怪了

,,,

  • 李鸿章向慈禧推荐自己老师 孰料其吓得不敢说话
  • 话说晚清时候,朝中出了两个大官,一个叫李鸿章,当了中堂大人,是文华殿大学士;一个叫彭玉麟,当了兵部尚书,一品俸禄。二人...

  • 为什么清朝飞扬霸气的年羹尧尊敬老师?
  •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历史上有很多尊师重教的人,比如程门立雪的后代。今天讲的是清朝雍正将军年羹尧尊师敬师的故事。 ...

  • 有多少人能在历史上七岁时收孔子为徒?
  • 孔子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先驱和创始人,也是中国教师的鼻祖。成语“至圣先师”在旧时代特别指孔子。《礼记·文王世子》说:“...

  • 汉武帝尊师重教的故事:曾亲自为老师吊葬!
  • 汉武帝刘彻一生都尊敬他的老师。他听说他的老师桓荣去世了,这是悲伤的。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古代,人们就尊...

  • 盘点古代教师的称谓 博士和老师都是老师的头衔
  • 很多人不了解古代老师的名字, 我们都在学校努力工作,通常看到熟悉的老师,总是说:“老师好”,但你知道古人除了说老师,还有...

  • 古代做教师究竟有什么要求? 如果教学没用,可能会被分配到边疆
  •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中国都有尊师重道的教育观念。 早在西周,周太公就在书中写道:“当弟子向老师学习时,他应该像尊重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