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是一组精彩的人物素描。其中一首是李白写的: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就是从这里衍生出来的,它传播了很长一段时间,对李白嗜酒起到了很大的宣传作用。
唐代,一桶酒到底相当于现在的数量?有人说是八两,有人说是2000毫升。我觉得没关系。它属于杜甫的艺术夸张词,属于“诗百篇”。斗酒后写100句比较容易,但是写100篇比较难。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一个艺术夸张的专家,包括夸张自己。例如,他夸大了自己的酒量,说:“一百年3600天,你必须每天喝300杯。”。他夸大了自己的才华是“每天尝试一切,依靠马”。“一场战斗”和“一百篇文章”都不是真的,没有必要进行研究。需要讨论的是如何理解“不上船”?
[img]73808[/img]
据我所知,至今对“天子呼来不上船”有四种不同的解释,关键在于一个船字。
第一种:说这艘船是水上的船。唐玄宗在白莲池划船,召见李白。李白喝醉了,上不了船,被高力士扶了起来。我对这个解释有两个问题。第一,“不上船”和上不了船、上不了船的意思不一样;第二,和下一句“自称臣是酒中仙”没有联系,跳得太大了。
第二种:船字指的是裙子或纽扣。以《康熙字典》为依据,“衣领说船”“或衣襟为船”。因此解释为李白因酒醉,在天子召见他时不扣扣子,衣冠不整,邋遢。我对这个解释也有两个疑问。首先,为什么在这里用“上”字来解释?2、如果李白在清醒时如此邋遢,那可能是诗人的潇洒,但当他喝醉时,这只能是酒鬼的丑陋,这不符合杜甫赞美李白的初衷。
第三种:说“船”字其实是“穿”字,因为两个字同音,误写了。这种猜测毫无根据。它的意思无非是李白听到天子的召唤时因为喝醉而没有穿好衣服。
第四:说这艘“船”是皇权的代名。李白不听皇帝的召唤,鄙视皇权,不与皇室合作,不去他的“贼船”。我不同意这种解释。虽然这种美化李白的动机很好,但它过分赞扬了李白的骄傲。是的,与那种趋炎附势的人相比,李白是骄傲的,但是他并没有那么清高,连皇帝都不理他。他拜访了贺知章,向韩荆州推荐了自己,赞扬了杨贵妃,并被召唤到永王麟。他交了很多“权贵”。他只是不想奉承那些需要“皱眉鞠躬”的权贵。
下面,我想做另一个解释,或者可以算是第五个。
[img]73809[/img]
船,在古代也是一种酒器(见《辞海》)。《松窗杂录》中有“上因连饮三银船”这句话。这样,“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解释起来很容易。天子把李白召进宫里,但李白看到没有放酒器,半开玩笑地说:“你没听说过吗?臣是酒仙啊,为什么不给我喝酒呢?“这符合他的性格,以及他与唐玄宗的朋友关系,玄宗曾亲自为他调粥。事实上,他和玄宗的个人关系很好,玄宗给了他紫袍,他一直引以为豪,珍藏了一辈子。
我不知道专家和读者是否能接受我的解释。
各种解释可以共存,人们可以得到他们需要的东西。但我认为对于古典诗歌的解释,我们不能随意说“死亡没有证据”,但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我试图将这些原则归纳为四个“一致性”:符合作者的初衷,符合作品逻辑,符合历史环境,符合审美情趣。
天子呼来不上船五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