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州临泾(今甘肃镇原)人杨正(1098-1157年)。南宋将军,北宋末年参军,后成为吴杰部属,参加和尚原战争、饶风关战争、仙人关战争。他在抗金战争中取得了许多成就,受到吴杰的高度重视。他是泾原路的一个轻微安抚使,也是环庆节和利州路的一个安抚使。吴杰死后,杨正改任西河路经略安抚使、西州知州、川陕宣抚使司统制,地位逐渐与吴杰弟吴林相似。
绍兴十年(1140年),改为兴源知府。同年5月,金军违约入侵,杨正率军在凤翔府南寨和宝鸡击败金军;与吴林联合对抗金军于凤翔府。由于功建节,他带领武当军节使和侍卫步兵等待。
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绍兴和议”后,杨政仍任川陕宣抚使司统制,置都统制于兴元府。还有兴元知府、利州路安抚使,守卫川陕边境中部,成为南宋川陕防线三帅府之一。绍兴十四年(1144年),改为利州东路安抚使,也置司兴元府。绍兴十八年(1148年),四川宣抚使司被撤销,杨政所部改名为兴元府御前诸军,杨政任都统制。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官太尉。
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杨正去世,年六十岁。追赠开府仪同三司,死名“襄毅”。
[img]73244[/img]
南宋大将杨政生简介
杨正在北宋末年参军,南宋初成为吴杰的部属。绍兴元年(1131年)5月,金军攻箭,吴杰派杨正击败金军,晋升右武医生,成为中级武官。杨正在和尚原战役中再次取得了成就。虽然他的家人仍然在金占领区,但他仍然受到吴杰的信任,成为吴杰的最爱。
绍兴二年(1132年)初,任知方山原(今陕西陇县西南)击败金军,晋升为凤州(今凤县东北)知州。
绍兴三年(1133年)先后参加饶风关、仙人关战役,晋升为环庆路略安抚使、庆阳(今甘肃)知府、同统制关外军马、兼节制、凤、兴州(今略阳)。
绍兴五年(1135年)春,金军渡淮南犯。为了配合南宋东南抗金战争,吴杰派杨正、吴林北上攻占秦州,击败金援军,晋升为泾原路经略安抚使、环庆、利州路安抚使。
绍兴八年(1138年)结束时,宋金第一次和解。第二年,黄金来自陕西,杨正欢迎他的家人。同年6月,吴杰死后,杨正改为西河路、西州(今临涛)知州、四川、陕西宣抚使司,地位逐渐与吴林相似。
绍兴十年(1140年)3月,杨正改为兴源知府。同年5月,金军破坏并约渡黄河西部,占领陕西大片地区。杨正率领军队在凤翔府城南寨和宝鸡击败金军;与吴林共同对抗凤翔府地区的金军。“凤翔之捷,(杨)政治不顾一切,效果显著”。因此,在建节期间,他带领武当军节使和侍卫步兵等待。
绍兴十一年(1141年)结束后,宋金“绍兴和议”后,杨政仍任川陕宣抚使司统制,统制司位于兴元府,杨政还兼任兴元知府、利州路安抚使,守卫川陕边境中部。
杨政是怎么死的?
绍兴十四年九月(1144年),利州路分为东、西两路,杨政改为利州东路安抚使,也置司兴元府。
绍兴十八年五月(1148年),四川宣抚使司被撤销,杨政所部改名为“兴元府御前诸军”,杨政任统制。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杨正因已建节十年,以守边安静,武阶官进为最高太尉。
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杨正去世,享年六十岁。后来,开府仪同三司,死名“襄毅”。
南宋将军杨政生简介南宋将军 杨政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