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古代权臣的两难选择——篡位或灭族

说到权臣,首先会想到曹操。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不仅让短短几十年的三国历史大受欢迎,也让曹孟德蒙骂了几千年,以“白脸奸臣”的形象遗传了后人。年轻时读《三国演义》,也真为汉献帝的懦弱而叹息,怨恨曹操的奸诈凶狠。然后读了正史,看到史家直笔曹孟德杀了董承,又要汉献帝把董承的女儿董贵人交出来杀了。当时董贵人怀孕了,献帝“累为请”,恳求多次,母子仍受刑而死。当时伏皇后很害怕,给父亲写了一封信,讲述了曹操的残逼状态,让父亲想办法杀曹操。没想到伏完是个草包,一直“不敢发”,当然很快就会发泄,伏完真的“完”了。《资治通鉴》这段描写最精彩:

[img]72725[/img]

(曹)操怒不可遏,使御史大夫习虑持节策收皇后玺丝,以尚书令华欣为副,勒兵入宫,收(皇)。(皇)后闭户,藏墙。新坏户发壁,牵(皇)后出。时帝在外殿,引起了坐,(皇)后被发,徒赤行泣,过公式说:“不能复相活邪?帝说:“我也不知道命何时!顾谓忧说:“习公,天下事宁有邪!遂将(皇)后下暴室,以幽死。生下的二王子,都毒杀之,兄弟和宗族死者百余人。

中国良史的作者都是聪明的作家。一国之母,披散头发,赤脚,一步一步地哭泣,梨花带雨,哀问自己名义上是帝国元首的丈夫:“不能救我一命吗?而皇帝已经万念俱灰,不置可否,只说“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活下去”,千般无奈,万种委屈,都在一句话里。最让人鼻酸的是,献帝感叹坐在一起的Xi的话:“Xi,世界上有这样的事情!””

自汉以降,“这种事”屡屡发生,史无止境。成年后可以静心读史书,看二十四史,权臣逼帝,改朝换代,杀人无遗,才知道曹操杀了这么多人,真的是小儿科。如果当时他不自己动手,结局肯定会像后来的侄子曹爽等人一样被“炖”,婴儿是不可避免的。研究历史,可以感叹曹孟德的父子英雄,不仅武功盖世,平定北中国,而且文采华章,曹丕,曹植,龙子腾跃。即使曹魏王朝传到最后一个高贵的乡公曹尚,也不仅眉目如画,文采出众,还能用善画丹青的手牵着刀刃。二十岁的年轻人在喊“司马昭之心大家都知道”的同时,开着战车直奔司马府。尽管最终身为戈穿,死在车下,其英雄风采依然不减曹家风采!对曹操来说,就连崇尚儒家正统的司马光也心甘情愿地承认:“(曹操)知人善察,难眩以伪。识拔奇才,不拘微贱...与敌对作战,意味着闲暇,甚至决机乘胜,气势满溢。用法犀利,有犯必杀。优雅节俭,不好华丽。几平海内,因为能夷群雄。”

[img]72726[/img]

东汉末年,贼兵遍地,生物被抹去。曹操讨董卓,破黄巾,征袁绍,杀吕布,服张绣,枭袁谭,败刘备,灭刘表,走马超,远伐塞北,乌丸三种,鲜卑丁零,都希望风降服,导致戎狄屈膝,真是一代英雄!而且在他有生之年,“无身不敢废汉而自立”,犹畏名义,自我克制。至于他的子孙谋国,也是天道酬之,与王莽之流以外的戚盗国相比,不知道要胜出几万倍。

曹操出身于权臣,逐渐拥有世界。后来,曹的家庭和国家属于权臣司马。从理论上讲,这意味着佛教的因果报应。罗贯中写了一首幸灾乐祸的打油诗:“过去,当曹瞒相汉时,他欺负寡妇和孤儿。出乎意料的是,40多年后,寡妇和孤儿也被欺负了!”

自古以来,王朝变迁只有两个名义:禅让和征杀。权臣们害怕“篡杀”之恶,常以“禅让”的名义夺取国家。曹丕导演的“假禅让”例子一开,晋、宋、齐、梁、北齐、后周、陈、隋、唐等,都借此名义。然而,包括东晋桓玄废安帝在内的曹魏、司马晋,并没有杀死前皇帝。曹魏末帝曹壮,包括被俘的蜀汉刘禅,孙吴的孙皓,都能得到好的结局。自从南朝宋刘裕篡位以来,这位出身寒冷的老人开始杀死旧皇帝,然后到沈约劝萧衍不要“慕虚名”和“遭受真正的灾难”。南朝和北朝相互学习。最后一代的年轻皇帝和凤子龙孙最终非常悲惨,没有一个好的结局。

[img]72727[/img]

厚厚的二十四史,权臣历历:秦朝李斯、赵高、西汉霍光、梁冀、曹魏司马氏、西晋司马伦、东晋桓温、东魏高欢、西魏宇文泰、南朝宋刘裕、齐萧道成、梁萧衍、陈霸先、北周杨坚、唐朱温、后周赵匡胤、北宋高秋、蔡京、南宋秦桧、贾似道、元朝阿合马、脱脱..魏忠贤已“九千岁”,种下亡国之祸。

有明朝,只有张居正是权臣。清朝的权臣几乎只是摄政王多尔根。后来,曾国藩和李鸿章小心翼翼,国柄仍然忠于王室。最后,袁世凯一直被溥仪说:他会是曹操吗?——如果这真的是曹孟德的流动,但世界变了,中国人不再喜欢有人当皇帝,春秋梦,83天突然结束了。一代英雄,活着担心死亡。

权臣持国似乎只有两种结局——一种是先封王,接受九锡,加黄芪,然后做“禅让”,成为开国之君;第二,忠于皇室,爱上权力,或者生时被杀,或者死后被宗族摧毁,很少有好的结局。无论如何,子孙后代都无法逃脱屈辱和死亡。特别是在南朝,王朝短命,几十年来一直是一个循环,可以称之为“现世报”。

[img]72728[/img]

由此可见,权臣秉政,如果按照古代的仪式,不篡位,即使是自己叔侄的恩情,也难免会死后挖坟挖墓,宗族毁灭惨重;篡位,几代人轮回,子孙骨肉无遗,不如普通人百代不绝。这段历史的黑色幽默,在荒诞中蕴含着无尽的人生道理。自古以来,中国就崇尚儒家伦理,使悲剧相似,像走马灯一样旋转。基于君臣父子之义,罗贯中将曹孟德大英雄描绘为千古奸雄。如今,文学编剧大兴“翻案”风,潘金莲成为女性解放的先驱,朱元璋是仁德的天子,洪秀全也成为爱人如子的英明帝君..如果曹操是用荒诞剧安排的,曹操是用虚幻的伦理情节套用的,假设他回到皇帝身边,谦虚平和,像诸葛亮一样,最终的结果会是什么?!


古代权臣的两难选择——篡位或灭族古代权臣之间的两难选择——篡位或灭族

,,,,,,,

  • 揭秘:曹操为什么不选曹植作为魏国的继承人?
  • 曹操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意见,以便册立太子。崔燕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颜...

  • 从暴发户到阶下囚的明朝将军石亨:石亨是怎么死的?
  • 渭南人石亨(-1460年)。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 早年抗击瓦拉,颇有战功。后来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曹操不能统一世界的秘密:内部问题让他担心
  • 曹操二十多岁时,从征服黄巾军开始。他认为国家取贼立功是他的愿望。从那以后,他已经快40年了,几乎没有一岁不出征。不幸的...

  • 司马懿擅权之谜:曹魏衰落始于曹丕成为接班人?
  • 曹操抛弃曹植,选择曹丕,到底是对是错? 有些人认为曹魏最终失败是因为曹操选择了错误的继任者。如果曹植最初选择曹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