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是封建统治者吸引人才的一种手段。总的来说,科举考试相对公平,改变了魏晋以来“无贫困、无学者”的就业制度,使更多的社会低层人才能够参与政治活动。当然,历史上也有几次科举考试非常荒谬,我们称之为零纪录考试,仍然成为人们饭后的谈话。
零录取率考试。公元746年,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第一次来到长安求官。当时,唐玄宗沉迷于繁荣温柔的富裕梦想。他懒得亲自处理政治事务,把“外朝”交给李林甫,把“内朝”交给高力士。第二年,公元747年,杜甫等一大批当时杰出人才参加了玄宗为选拔人才而设立的“制举”考试。当时,李林甫是考官。他是当代宰相,但他是一个嫉妒贤惠能力的恶棍。对于那些在自己的才能和职业上被玄宗宠坏或超越官位的人来说,他必须尽一切可能摆脱他们。张九龄、严格、何知章、李勇、李适之、房湾等一大批杰出人物受到李林甫的迫害甚至暗杀。他特别讨厌文学天赋,被封为进官的士人。他害怕朝外的圣人有机会接触皇帝,上书揭露他的本来面目,痛陈他的奸恶。这位“口有蜜,腹有剑”的宰相千方百计阻止言路。没有一个参加“制举”考试的人被录取,也就是说,考试成绩的录取率为零。为了掩盖自己的阴谋,他还祝贺玄宗考试成绩:世界上所有的圣人都在为国家服务而不遗漏。多么人尽其所能,物尽其用啊!连尧舜明君都不能这么明察秋毫!更可悲的是,开元盛世的创始人李隆基默认了这样的考试成绩。还有著名诗人高适和元结在参加考试时被愚弄。在人类考试的历史上,恐怕没有人能打破零录取率的记录。
[img]72702[/img]
零岁考生录取记录(一岁以下考生)。一代奸臣秦桧先后控制了朝政十九年。他独立门户,收集奸夫,排除异己,陷害忠良。他架空宋高宗赵构,独掌朝纲。“中外大权归于桧,非桧亲党和愚蠢的奉承者不允许仕途、忠诚的人避开山林。不仅如此,在绍兴24年(1154)的一次科举考试中,秦桧还为年龄不到一岁(只有九个月)的孙子秦迅谋冠。他利用自己的权力,任命他亲信御史上的承魏师逊、权礼部侍郎、直立学士院的唐思退、郑仲熊、吏部郎中权太常少卿沈虚中、监督御史的董德元、张士襄为考官。这些考官理解秦桧的意图。他们想借此机会取悦秦桧,从而获得高官厚绿。因此,他们逃同作弊,准备录取秦迅为状元。据透露,状元没有被视为,但他也是高中的榜首(第二名),这无疑是对那些穷了几十年的儿子的极大讽刺。更重要的是,在这次科举考试中,由于秦的营私欺诈,他的侄子秦、秦桧、他的姻亲沈兴杰和朋友周杰都获得了进士的称号,难怪“世界为之切齿”。
零活着回家考生的考试。张献忠是明末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崇祯十七年(1644年)8月9日突破成都。起义军号称60万军队进入成都,迅速控制了四川大部分地区的州县。在成都,张献忠先是被称为秦王,然后宣布建立大西国,改元大顺,然后成为皇帝,以成都为西京,8月16日登基,成为大顺第一任皇帝。今年秋天,看到清朝军事节的胜利,他的大顺政权摇摇欲坠。为了不给新正权留下人才,张献忠发诏举办“特科”,征集四川各地举人、贡士、监生、民间人才、医卜僧道、隐士参加考试。有些人不愿意参加考试,所以他们被“军法严格催促上路,不杀人,而不是坐在邻里教官身上”。到达成都后,他以便于管理的名义,将所有考生集中在成都青羊宫,一个不留下来,所有的坑都杀死了,称自己为“无为的后代”,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了一场可怕的大屠杀。
荒谬的科举考试:李林甫为阻言路零录取 杜甫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