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之战”不是什么战争?“泛舟之战”事件始末!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看看。
泛舟之战发生在春秋时期,晋惠公即位后,晋国连续几年遭遇灾荒,导致国内人民粮食不足。晋国只能向其他国家出售粮食。秦国刚刚接近,当时关系很好。晋惠公和秦国开始了这项业务。当时秦国派出大量货船运粮,距离800英里。这起事件被称为“划船之战”。划船之战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场运输事件。然而,晋惠公众也知道他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秦国好心帮忙,却热脸冷屁股。
[img]66023[/img]
《左传》西公十三年:秦于是输于晋,自雍及江相继,命之称“泛舟之战”。
@ 我们想说的是,这场巨大的“划船之战”不是一场战争,而是国家之间的友好互助。乍一看,我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一般的战斗被称为“战斗”。为什么不打仗就叫“战斗”?这将从故事的开始开始。
在建立西周政权后,周武王打败了商纣王,分封了世界,不仅是同姓的宗族,也是有功的大臣。晋国是周武王第三个儿子唐叔虞的封地,最初被称为“虞”,后来被称为“晋”。在漫长的春秋时期,诸侯称霸,你们唱完我们登场,晋国是称霸时间最长的诸侯国,可见其实力之强。晋国成立以来,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其中曲沃分支取代主要宗族是重大事件。曲沃武公杀死晋侯,吞并晋国,成为晋国大统一的国君。武公死后,晋献公诡诸继位。献公宠李姬,扰乱朝纲,使晋国王子申生自杀,儿子重耳,夷吾逃往国外。晋国刚结束几十年内乱,又开始了另一场内乱。
[img]66024[/img]
献公死后,里克支持和秦穆公的帮助下,公子夷武不仅回到了晋国,还成功镇压了晋公子的叛乱。夷武继位为国君,为晋惠公服务。划船之战发生在晋惠公时代,秦国秦穆公时代。
晋惠公夷吾因李姬之乱逃离秦国的邻国梁国,献公去世。里克想派人去梁国请夷吾回国继位。夷吾害怕欺诈,所以他答应秦穆公把河西送给他,以换取秦穆公的帮助。然而,当他回到中国时,叛乱得到了解决。当他成为君主后,晋惠公夷吾没有交出他承诺给秦穆公的土地。
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在位第一年,晋惠公派邳郑出使秦国。邳郑为道歉而来,他说:“晋惠公一开始是把河西的地方献给秦穆公,才得到秦穆公的帮助,回国继承君位。但晋国的大臣们都反对晋惠公,说晋惠公逃跑了,没有权利决定晋国的土地!晋惠公觉得无法履行承诺感到抱歉,于是派我去请罪。秦穆公并没有过分追究晋惠公违背诺言的事,秦晋两国的关系还是比较亲密的。
[img]66025[/img]
公元前647年,晋国饥荒发生,晋惠公派人到秦国买粮。秦穆公问他的臣子百里奚,百里奚说:“自然灾害是不可预测的,每个国家都有可能发生。帮助受灾国家是大国的义务,应该同意。但邳郑的儿子邳豹却劝秦穆公趁机攻打晋国。秦穆公最终采纳了百里奚的建议,并派出了大量船只运输粮食。因此,装载万斛粮食的船队从秦都雍城出发,沿渭水从西向东走500英里。之后换成陆路车运,横渡黄河后换成山西汾河水运北上,最后直达晋都江城。
据说这次运粮船队的白帆从秦都雍到晋都江,沿途800里的首尾相连,络绎不绝,历史上被称为“泛舟之战”。
[img]66026[/img]
第二年,晋国大丰收,但秦国面临饥荒,没有收获,所以秦穆公从晋国购买粮食。就像秦穆公当时面临的选择一样,晋国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方支持和帮助秦国,另一方不支持和帮助秦国,但也抓住机会攻击秦国。
从晋惠公违反割让土地的承诺,我们可以预料到后人的发展。是的,像金惠公这样不懂得感恩的人怎么会这么善良呢?他是一个能被英雄里克逼死的人。他很自私,秦国陷入困境。他很乐意看这出戏。秦穆公得知晋惠公拒绝卖粮后,怒不可遏,集结军队进攻晋国。这一次,秦人真的被欺负得很惨,大家士气都很高,都想狠狠教训晋国,最后秦军打败了晋军,还活捉了晋惠公。我只想说,不死就不会死!
【泛舟之战】战争不是什么?[泛舟之战]事件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