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刺史”的由来和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从汉末到三国是一个混乱的时代,谁能打谁就能当官。
皇帝的命令是一张纸。当地的州牧和刺史是王道。他们手里有兵,是实际的土皇帝。
但事实上,刺史虽然地位很高,但工资却很一般:只有六百石!只比大县的县令多一点。
一、刺史的起源
历史上,刺史的一职始于汉武帝,其主要目的是取代中央监督,评估地方官员,相当于制衡太守的权力。
由于刺史最初成立时,只是文职监督类型的性质,没有太守和县长统治地方。汉武帝时期,刺史的工资是600块石头,县长是1000块石头。
然而,刺史的性质也在发生变化。刺史治在全国各地设立,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工作,监督一个地方的几个县太守,但太守不属于刺史治。
汉末黄巾大乱后,为了平定地方起义,加强地方管理,国家开始在地方设立州级行政机关,统一管理几个县,导致刺史统一管理一个州。
与此同时,一些刺史也改名为州牧,于是有了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章等一系列官员。这些人掌握了权力后,有力量脱离中央政府。
但在这个时候,实权的变化并没有带来工资的变化。事实上,这些土皇帝根本不重视工资。
事实上,省部级靠工资工作是一种耻辱!
谁是汉末的刺史?
汉末时期,在《三国志》中,各地有以下著名的刺史种类:
1)冀州刺史王芬参与汉灵帝规划废除;
2)豫州刺史孔周,参与董卓战争;
三、兖州刺史刘岱,参与董卓的讨伐;
4)荆州刺史刘表,后来成为荆州牧,荆州土皇帝多年;
5)并州刺史丁原,被吕布杀害;
……
从这一系列列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刺史确实没有必要在意工资!
古代的[刺史]是什么职位?[刺史]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