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的轶事典故,
千叟大宴
康熙61年(1722年)和乾隆50年(1785年)在乾清宫举行了两次盛大的千年宴。第二次的规模远远大于第一次。3000多人参加了乾隆皇帝举办的大宴会,包括65岁以上的大臣、官员、士兵、民人和工匠。宴会期间,乾隆皇帝还召集一品大臣和90岁以上的人到皇室座位前,赠送酒和拐杖等物品。宴会上联句赋诗,共有数千首诗。
[img]56258[/img]
千年宴是清朝宫廷的宴会之一。千老宴始于康熙皇帝。康熙52年(1713年)农历3月,康熙皇帝玄烨60岁生日。他在畅春园举行了第一次千老宴,宴请来自世界各地的北京老师为他庆祝生日的老人。康熙61年(1722年)农历正月,康熙皇帝69岁。为了庆祝他70岁生日,他在乾清宫举行了第二次老年宴会。当时,12岁的弘历作为孙子参加了宴会。千年宴会的宏大场面给年轻的弘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继位后,他效仿祖父,还举办了两次千年宴会。第一次是在乾隆50年(1785年)的第一个月。为了纪念继位50周年,75岁的弘历在乾清宫举行了第一次千年宴会。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弘历退位。作为太上皇,他在宁寿宫皇极殿举行了第二次千人宴会,成为历史上千人宴会的绝唱。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是一位85岁的老人。为了不超过祖父在位61年的纪录,他决定把王位禅让给第十五个儿子,成为皇帝。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四,禅位刚刚三天的太上皇在宁寿宫皇极殿再次举行“千年宴”。此时,乾隆是一位86岁的老人,60岁的老人与他有26岁的年龄差距,因此规定参宴老人的年龄由60岁改为70岁以上。
[img]56259[/img]
这一天,皇极殿的场面极其庄严宏大。皇极殿檐下,陈设中和韶乐;宁寿门内,陈设丹陛大乐。殿内,陈设王公、一二品大臣席位;殿郎下,朝鲜等藩属国使臣席位;与宴千老的席位在殿外。
宴会开始时,中和韶乐奏响,太上皇乾隆皇帝在嘉庆皇帝的侍奉下升上皇极殿宝座。嘉庆皇帝带领3056名银须白发的老人山呼万岁,为太上皇帝庆祝生日。太上皇乾隆面对天下老人为自己祝寿的场景,心满意足。他从小就在宫里学习和走动。他的祖父康熙皇帝的才华和所作所为为他树立了不朽的榜样。继位后,他继续实施祖父和父亲的治国战略,在文化和武术方面取得了成就。他一生都是文吟诗,以天下文人领袖为己任,推行文治教化。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他获得了10次重要战争胜利的“十全武功”。在他的统治后期,国家幅员辽阔,人口繁荣,国势强大,因此,他晚年自称“十全老人”。而他一生的辉煌,在今天达到了顶峰!
在宴会过程中,发自内心的喜悦让平时严厉的太上帝充满了温暖。他邀请王公一品大臣和宴会上90岁以上的老人亲自给他们酒。他还命令自己的王子、孙子、曾孙、玄孙等,为殿内的王公大臣行酒;宫廷侍卫负责为殿外的与宴者行酒。当时,106岁的熊国沛和100岁的邱成龙也参加了千年宴会。乾隆称他们为“百岁寿民”、“升平人瑞”,赏六品顶戴,90多名老人梁廷裕等赏七品顶戴,以示太上皇养老敬老之意。
[img]56260[/img]
看完戏,与宴会人员即席赋诗,这是中国古代君臣宴会的传统,在清朝达到了极致。宴会结束后,共收集了3497首诗。
千年宴会结束后,乾隆皇帝继续控制朝政三年,直到他死亡。但从象征意义上说,宴会意味着乾隆时代的结束,中国历史上的“康乾盛世”也在千年宴会的喧嚣中结束。
乾清宫有哪些轶事典故?乾清宫千老宴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