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朝入关以来,明朝的制度在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得到了全面的继承(剽窃)。明朝有内阁,清朝也有内阁;明朝有明朝法令,清朝有清朝法律。然而,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参考,清朝也在某些方面进行了制度创新。
例如,雍正皇帝创造性地发明了军事机械办公室。
1729年,清朝派兵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当时,雍正皇帝在龙宗门附近设立了一个军用机房,以便于处理军事和政府事务。1732年,军用机房改为军用机械办公室。入境军用机械办公室的大臣由皇帝挑选,由内阁、六个部门和其他机构调动的大臣兼任。他们被称为军用机械大臣。
[img]558725[/img]
军事机械办公室的最初职能是跪在记录中,承担命令。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军事机械办公室的权力变得越来越重,已成为“指挥、综合军国、赞美机械事务”的权力中心,即坚持皇帝的意愿处理军事和政府事务——军事机械部长和内阁大学士一样,被尊为中堂成人。内阁大学士以总理的名义,军事机械部长以总理的名义。
雍正皇帝为什么要设计“军事机械办公室”这个机构?归根结底,一句话:更方便地将权力集中在他自己手中。
清朝成立之初,皇帝的权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满洲贵族的议政大臣通过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参与军国重务的处理。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皇帝本人不能享有“一言九鼎”的权力。清朝入关前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因战争频繁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当清朝逐渐平息中原,稳定局势时,皇帝和议政王大臣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顺治皇帝和康熙皇帝的做法是用内阁来处理军事和政府事务,以抵消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影响。
1678年,皇太子尹仁患上天花,让康熙皇帝忧心忡忡。康熙皇帝全心全意地陪伴着皇太子,命令把所有的曲折都送到内阁。
[img]558726[/img]
然而,清朝从来没有给内阁太多的权力,抵消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影响是非常有效的。康熙皇帝立即设立了南方研究,选择了才华横溢的汉族大臣。南方研究位于乾清门西侧,靠近康熙皇帝宿舍乾清宫。康熙皇帝可以随时与参加南方研究的汉族大臣讨论军事和国家事务。
此时,南书房承担了皇帝核心秘书的职责,类似于军事机械部门的前身。但它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问题。
雍正皇帝设立军用机械办公室后,将其与奏折制度相结合,逐步扩大了其权力,成功实现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架空。雍正皇帝之后,乾隆皇帝继续增加军用机械办公室的权力,使其权力超越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成为国家政治事务的中心。
在这种情况下,议政王大臣会议是多余的。当乾隆皇帝再也无法忍受满洲贵族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的唠叨时,他干脆废除了这一早已名存实亡的制度。
那么,当军机处的权力一次又一次地增加时,它会影响皇帝的权力吗?
[img]558727[/img]
事实上,这种危险是存在的。
乾隆时期,小沈阳长期担任领班军用机械大臣。小沈阳发布了一项制度,规定“凡有奏折,军用机械办公室副本关”,这意味着军用机械办公室将控制奏折的流动,切断大臣通过奏折向皇帝揭露弹劾军用机械办公室劣行的信息渠道,使皇权在一定程度上架空。
当然,这种现象不会被皇帝接受。乾隆皇帝死后,嘉庆皇帝扳倒了小沈阳,立即废除了这一规定,避免了军事机关吞噬皇权的危险。
军机处的职责是什么?雍正设立军机处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