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攻占长安之战是隋末地主阶级内部的一场争权夺利的战争。这是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攻占隋都长安(今Xi安)。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img]53815[/img]
隋大业13年(617年)8月,霍邑战争结束后,李渊带领军队进入龙门(今山西河津西),派兵6000渡河。10月4日,李渊带兵长安与军队见面,兵力超过20万。27日,他命令军队攻城,11月9日占领长安。这场战争为唐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太原家族李渊集团起兵反隋,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称帝,表明统治阶级内部部分势力对隋朝统治者的绝望取而代之;同时,也是地主阶级代表抢夺隋末农民战争胜利果实,实现朝代替代的信号。
战争起因
李渊派李世民、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到各地招兵,招募1万余人。太原副留守王伟和高俊雅看到李渊招兵买马,准备告发,先杀李渊。李渊、李世民先发制人,伪称王威、高君雅引突厥兵入寇,在晋阳宫杀死两人,史称“晋阳事变”。晋阳事件是李渊集团公开出兵的开始。随后,北联突厥贵族势力依托关陇、河东地主集团的力量,声称尊重杨帝为太上皇,支持保卫长安的代王杨宇为帝,传唤县,出兵晋阳。
西河县隋将军得知李渊起兵的消息,在城里拒绝了。李渊派李建成和李世民率兵攻打西河,并派太原命令温大有参谋军事。西河县士兵少,县城高德儒闭门守城。李世民率先与士兵同甘共苦。军队在秋天没有犯罪。士兵们非常高兴。李建成只用了9天时间就攻打了西河,杀死了高德儒。
[img]53816[/img]
李渊命令开仓救饥,招兵,把军队分成三军。李渊是将军。李建成封龙溪公、左领军大都督,统领左三军。李世民封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领右三军。将军府和都督府各设官属,成为强大的军事机构,力量更加壮大。7月,李渊命令李元吉留在太原,亲自带领3万名军队。在西突厥士兵的帮助下,他前往长安。
战争评价
从太原到征服长安,李渊只花了五个月的时间。总的情况是,隋末农民战争打败了隋朝的统治,遏制了隋朝军队的大量军队,使隋朝的统治集团无法西顾,关中空虚,无法与新兴的李渊集团竞争,这是由总体战略形势决定的。
在攻占长安的过程中,李渊的父子巧妙地运用了战术。例如,他们与关东李密联手,阻止隋军没有时间向西看。进入海关后,他们立即驻扎在潼关,阻止隋朝援军。
[img]53817[/img]
在具体的战术应用上,我们做出了决定,没有失去机会。比如我们攻打河东,进入长安,效果显著。事实证明,这一部署是成功的。长安陷入困境后,屈突通看到隋朝大势已去,开城投降了李渊。李渊在进入中秋节期间没有犯罪,得到了关中地主阶级的支持,减少了阻力,从而迅速占领了长安,为兴唐奠定了基础。
战争影响
占领长安后的次年5月,李渊篡夺隋朝,自力更生为皇帝,定国为唐朝,隋朝灭亡。隋皇帝被降为国公,闲居长,次年5月去世。李渊是唐高祖。改元武德,都城还定在长安。随后,长子李建成被封为王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三子李玄霸早逝,四子李元吉为齐王。唐朝建立后,李渊派李世民征求各方,消灭各方群雄。
唐朝奠定基础的战役是什么?如何评价这场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