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宰相,也有很多有个性的宰相,但说到最有个性的宰相,我觉得有一个人我们不得不说,那就是北宋开国名相赵普。让我们给你一个详细的介绍。让我们看看!
说起赵普,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一半的论语治天下”,认为他是读书少、精明、有能力的杰出代表。那么,赵普真的没读过什么书吗?
[img]53680[/img]
据《宋史•据《赵普传》记载,“少学习官事,少学术”,意思是他学习处理事务的技巧,善于谋划,不喜欢啃书,不喜欢掉书包。这样,赵普真的没怎么看书。据说还有很多笑话。
众所周知,宋太祖曾经把自己的年号定为“乾德”,宋太祖对自己定下来的年号非常满意,于是在朝臣面前骄傲地说:恐怕过去的朝代都没有想到这个年号。
赵普作为宰相一听,赶紧拍马屁说的确如此,陛下真是博学多才,过去谁能想到那些皇帝呢?
谁知道有一次,太祖在宫中看到一面后蜀的铜镜,背后铸着“乾德四年”字样,然后北宋乾德三年灭亡。
于是宋太祖问群臣:“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宰相赵普满脸尴尬,无法回答。
旁边的一位名叫卢多逊翰林的学士立即站出来说:前蜀的后主王燕已经用过这个年了。宋太祖很惊讶,脸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他向赵普发泄了愤怒。他拿起墨水,给赵普画了一张大脸,骂道:“看看你将来是否还在读书!看看你将来是否还在读书!看看你将来是否还在读书!”
据说赵普从此读书。每次他回到家,他都会关上书房的门,打开书箱开始读书。他读了一整天。他读了什么?没人知道,只知道他每次上朝都喜欢拖几句《论语》里的句子。后来他去世后,人们惊讶地发现,他在家里日夜读的只是一本薄薄的《论语》。
问题是,赵普不读书,只读了一半的《论语》。为什么他成为太祖和太宗三次宰相?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上面提到了赵普的成功,关键在于道路的选择和能力,灵活的头脑。@ 他选择了一条与皇帝合谋的通幽曲径,利用阴谋将自己与皇帝捆绑在一起。他要么富有,要么臭了一万年。
赵普是陈桥兵变的主谋之一。除了黄袍加身的赵匡胤,他是最关键的人物之一,为宋朝的建立做出了最重要的贡献。从那以后,他就是“杯酒释兵权”的主要设计师。
也就是说,赵普不仅帮助赵匡胤夺取了世界,而且让赵匡胤坐稳了国家。同时,他还参与了国家诞生之初几乎所有重要政策和路线的制定。他提出的治国方略帮助大宋实现了中央君主的高度集中,决定了整个宋朝的基本趋势,甚至对后代产生了重大影响。
[img]53681[/img]
最重要的是赵普灵活圆滑。有一个故事可以解释。
据说有一天在朝廷,宋太祖在大臣面前称赞赵普,称赞他的贡献如汉相萧何,满朝文武立即表示赞同。宋太祖退朝时,突然问了一个问题:“众爱卿,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是什么吗?”
结果大家都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回答。有人说皇帝是最大的,也有人说权力、孝道等等。然而,赵匡胤对这些答案并不太满意。
于是宋太祖问赵普:“赵爱卿,你觉得世界上最大的东西是什么?”
而赵普只说了两个字:道理。结果宋太祖听了很满意,当场得到了很多奖励。显然,赵普的回答有些投机取巧,非常流畅。
道理是一个普遍的概念,孝顺父母是真理,忠诚守义是真理,真理总是最大的,即使皇帝这样的尊重,也必须在真理面前鞠躬。
虽然赵普深受宋太祖的喜爱,但赵普性格不好。事实上,赵普是个贪官。据宋史记载,南唐李煜给赵普送了一份礼物,一次送了5.2万白银。吴越王钱珠贿赂他,送了10瓶瓜子金。除了受贿,赵普还有一些问题,比如倒卖朝廷禁运物资、强买强卖、徇私舞弊。
以至于赵匡胤晚年不得不惩罚他。但赵匡胤去世后,赵普东山再起。赵匡胤突然去世,他的弟弟赵光义继位。宋朝的“兄弟和兄弟”并不合法。他们已经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很长一段时间了。现在他们有了一个兄弟和兄弟,赵匡胤已经有了一个儿子。
@ 当时朝野的舆论对宋太宗赵光义相当不利,于是赵普告诉赵光义,他有杜太后留下的“金匮盟书”,已经约定太祖死后传给太宗。结果赵光义很开心,重新开始当宰相。
【半部论语治天下】来自谁?这句话的典故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