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苏辙的官场生涯:当官无数,第二次被贬,从官到宰相

苏辙,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迅、兄弟苏轼合称三苏。在苏辙的一生中,有无数的官员,第二次被贬。他一生的起起落落也让我们更加关注他的官方生涯。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img]53453[/img]

嘉佑二年仅十八岁,凭借智慧与哥哥苏轼同时考上进士。母亲去世后不久,从京城回家服孝。

嘉佑和苏轼一起参加了六年的科举考试,但当时他没有被任命为官员,因为他告诉上级他想养活他的亲戚。此后,他曾担任著名政府的推动者。在熙宁五年,他强烈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律,认为原来的法律制度无法修改。

在反对王安石变法的过程中,他成为了河南的推官。

元丰二年,他的哥哥苏轼因写诗诽谤朝廷而被捕入狱。他渴望救他的哥哥。他写道,他用自己的官职为苏轼赎罪。结果,他不仅没有救苏轼,而且还因此被降职。

元丰八年,神宗死亡,宋哲宗即位。老党派执掌朝廷,他被朝廷召回,任秘书省校书郎、右司劝等官职。

元年(1086年),苏辙至京师,任右司诫。当时太皇太后高(高滔滔)垂幕听政,以司马光、吕公为相,想废除新法,而支持新法的宰相蔡确、韩淼、枢密使章敦都被苏辙弹劾。大臣吕惠卿因攀附王安石而被重用,后来又试图排挤、陷害王安石,被世人憎恨。新党被清算时,他自知难逃责罚,要求外授宫观官逃避贬官流放罪。苏辙连上三疏揭露了他的奸恶,最终使吕惠卿以散官安置建州。

由于王安石免疫法的危害,司马光想恢复差役法,但他不知道差役法的危害相当于免疫法。苏辙说:“自从废除差役法近二十年以来,官员们就不习惯了。更何况役法关系很多事务,盘根错节很复杂,实施慢一点,才能审慎细致。如果不深入研究事情的始终,很容易立即实施,恐怕实施后会有各种弊端。现在州县的免役钱,像往常一样积累了剩余的钱,大约足够几年了,暂时还在雇佣,到今年为止。督促有关官员审议差役法,趁今冬成为法令,明年再行差役法。要使实施后,不再有人议论,那么进退都是有利的。”

因为王安石,司马光又设了《诗经》、《尚书新义》被世界各地的士人录取,希望改变科举考试,制定新的规定。苏辙说:“进士来年秋考,日子不多,议论不及时决定。诗赋虽然是小技巧,但要注意节奏,功夫不浅。至于治经书,尤其不容易阅读和解释。@ 来年还没有实施。要求明年的考试,一切都还是一样的,只有经典的解释和注释和讨论,或者提出主人自己的观点,不是王安石的理论。放弃对法律法规的解释,让应举者知道有结论,全心全意地学习,等待选拔考试,然后慢慢讨论元佑五年后的科举法规,还不算晚。但司马光不听。

[img]53454[/img]

同年8月,被任命为日常生活郎,苏辙上疏请辞,立即权任中书舍人,不久后正式担任中书舍人。

元佑四年(1089年),苏辙权任吏部尚书。八月,任贺辽国生辰国信使,与刑部侍郎赵君锡出使辽国。

元佑五年(1090年)五月,苏辙被任命为龙图阁直学士、御史中丞。十二月,任龙图阁学士。

元佑六年(1091年)二月,任中医,守尚书右丞。当时苏轼被排挤乞求外任,苏辙也和哥哥连了四个字,乞求外任,但未经许可。

元佑七年(1092年)4月,朝廷命令苏辙代表太尉,担任皇后告期使。6月,他被提升为太中医生,守门员。11月,朝廷以特加苏辙为护军,因为他们在郊区牺牲了天地。他们进入了爵位,开国伯,封了200个城市。

起初,神宗实行开边政策,派兵进攻西夏,在西河路增加兰州,在延安增加安疆、米脂等数寨。老党执政后,司马光主张全部退回熙丰时所占的城、寨、州、军,苏辙表示支持,但无法得到老党内部的一致认可。朝廷最终同意将西夏米脂、浮图、佳芦、安疆四寨归还。宋廷交割四寨,弃守未决,西夏发动大规模军事侵扰,苏辙等人认为夏人进攻实际上是宋退让不够,割地不够从容造成的。这种妥协退让策略后来逐渐破产。

苏辙的一生有过辉煌的时光,也有过低谷的时光,年少得志,但其中却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


苏辙的官场生涯:当官无数,第二次被贬,从官到宰相苏辙的官场生涯:当官无数,第二次被贬,从官到宰相

,,,

  • 历史上秦少游的妻子是谁?他与苏小妹有何关系
  • 说起秦少游妻子,大多都会想到苏小妹。事实上,秦少游妻子另有其人,并非是机智聪明三难新郎的苏小妹。记录秦少游家谱的书籍...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中国古代文化名人多近视 欧阳修与纪晓岚也在其列
  • 据《中华遗产》记载:曾经有好事者根据史料,列出了一串古代近视文化名人:有战国时期法学家韩非子,有唐代大诗人韩愈和白居...

  • 苏洵简介 北宋时期著名的三苏之一苏琏资料介绍
  • 苏迅简介:苏迅(1009年5月22日至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作家,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

  • 为什么苏轼要求从[天堂]杭州到贫困山区工作?
  • 作为一名“地师级”领导,他愿意在贫穷落后的地区工作,与那里的人民同甘共苦,经常挖野菜充饥。。。这样一个好的干部不是由“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