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材料”是一种采用“化妆花纱”工艺编织的龙袍锦缎材料。万历皇帝朱义军陵墓的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复制,由云锦专家完成。这里有一个详细的介绍,让我们来看看!
复制这件稀世珍品前后需要5年时间,用线12万多根,一线之差不大。整件长袍全长5.3英尺。在浅色、薄薄、透空的深红色真纱地面上,覆盖着四合如意的云纹,上面滚动着17条不同姿态的龙、江牙海水和火珠云纹。龙纹用孔雀羽线、真金线、彩绒装饰,金翠交辉,气势磅礴。在大型织造图案的设计、珍贵的材料选择、独特精致的工艺等方面,都代表了中国传统丝织工艺的最高水平,被专家誉为“国宝”,并于1984年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杯珍品奖”。
[img]53128[/img]
“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是一种采用“化妆花纱”工艺编织的龙袍锦缎。20世纪70年代末,为了修复定陵发现的风化织锦,国家拨款30万元到云锦研究所进行修复。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云锦研究所在复制龙袍和研究技术的同时,不仅找到了失传的明代手工染色技术,还恢复了在南京郊区敲打金箔和包裹丝绸的化妆纱技术。为了织成纱布上永不变色,云锦研究所派人到当地动物园购买大量孔雀羽毛,只选择最绿色的,一根一根地卷成翠羽线。在这种情况下,失传多年的织锦技艺“化妆花纱”被发现。“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料”就是这样一条镶金裹银,寸锦寸金的锦缎。这种专门为皇帝制作龙袍的面料,工艺复杂,面料珍贵,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因为纱线很薄,当你改变位置时,“织金孔雀羽毛化妆纱龙袍材料”中的孔雀羽毛线可以显示出不同的颜色,使织物呈现出浮雕般的装饰效果,从远处看,金龙似乎漂浮在成千上万的阳光下,栩栩如生。在龙袍的肩膀上,也分别编织了日月的形象,显示了天子肩挑日月的非凡精神。
《红楼梦》第52次的回顾是“俏平儿情掩虾须手镯勇晴雯病补雀金秋”。晴雯为宝玉编织的“雀金秋”是什么样的宝藏?书中说:“
这件事金翠辉煌,五彩缤纷,是俄罗斯国家用孔雀毛编织的。”事实上,孔雀毛编织的中国服装并不是来自俄罗斯,而是来自曹雪芹生活的江宁编织大厦。
1956年,中国考古学家发掘了明朝十三陵中的定陵,即万历皇帝朱义军的陵墓,出土了大量惊人的精美文物。其中出土丝绸面料600多件,占出土文物的五分之一。不仅数量多,而且品种齐全,包括传统面料和明代新品种。其中一件长袍引起了专家的注意,即织金孔雀羽毛化妆纱龙袍。
人们相信这件用孔雀羽毛编织的中国服装是《红楼梦》中“雀金秋”的原型!不幸的是,由于龙袍的基本原料丝绸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几百年后,它很快被氧化和褪色,薄部分变成粉末,厚如锅巴,可怕。
[img]53129[/img]
龙袍是由南京的官方编织机构编织的。国家有关部门联系了南京云锦研究所,希望复制“织金孔雀羽毛化妆纱龙袍”,再现传奇的编织技巧。1979年,南京云锦研究所的徐仲杰、王道辉等云锦大师开始了这个艰巨的复制项目。研究所的专家花了五年时间逐一恢复龙袍的过程。
他们恢复了失传的明代手工染色技术,并以传统技术恢复了真金线的生产。更重要的是,《红楼梦》中用孔雀羽毛线编织长袍的技术也得到了准确的恢复:专家们在全国范围内广泛选择孔雀羽毛,选择最绿色的羽毛扭曲成绿色羽毛线,用云锦化妆技术将其与真金线编织成长袍。这样,已经失传多年的“化妆花纱”织锦工艺终于重现在世界上。这件“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料”如今陈列在江宁织造博物馆,是凝聚专家心血的结果。
整件长袍采用浅透空的深红色真纱。上面有不同姿势的龙、江牙海水、火珠云纹等图案。长袍中的金色边缘是用真金线编织的。龙身是用孔雀翠羽毛编织而成的。底纹纱还恢复了原始文物上无极令人满意的云纹暗纹。由于绒毛的立体性,化妆部分具有强烈的立体感,使织物呈现出浮雕般的艺术效果。
站在这件长袍面前,改变观赏角度,长袍中的孔雀翠羽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金翠交织的龙似乎在成千上万的阳光下摇曳,栩栩如生。正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描述的那样:金翠灿烂,碧彩灿烂!
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其成功复制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