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成了美谈,千古闻名。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诗人。他和曹丕都是曹操的儿子。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曹魏的势力,登基成为魏文帝。
[img]50739[/img]
当曹丕成为皇帝时,他自然怀恨曹植,他以前和他争夺继承人。有一次,他故意刁难曹植,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写一首诗,否则他会给曹植好看的。
大家都以为曹植这次惨了,过不了关。没想到曹植才华横溢,居然写了一首很美很讽刺的诗:“煮豆子,烧豆子,烧豆子,在釜里哭。本来是同根生的。为什么太急了?”
这首诗的意思很清楚,用生活小事的形象说兄弟,说是一家人,但为什么要互相强迫呢?
看完诗,曹丕很惭愧。曹植的名字也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为千古美谈。
另一方面,曹丕也很有才华。曹丕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例如,著名的《燕歌之旅》中有许多著名的句子,如:“帮助钢琴、鸣弦和清朝商人,短歌不能长。明月照在我的床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为什么她不能限制河梁?”
甚至曹丕在文学评论中也有相当大的分量。他的《典论》提到了这篇文章的重要地位:“建立一篇文章,经济国家的伟大事业和不朽的盛事。”可见他对诗歌和文字的重视。
也许曹丕并不是完全怀恨在心的曹植和他争夺继承人,但很大的因素是曹丕觉得文才比不上曹植,有些嫉妒,想让曹植当众出丑。
[img]50740[/img]
在历史上,除了曹植的七步诗,还有一些敏捷的快诗。例如,宋代总理寇准从小就很有才华,七岁就能写诗,被称为“神童”。
有一次,寇准家的客人来了。客人早就听说过寇准的名声,建议寇准写一首诗。寇准家住华山,让寇准以华山为题写诗。
[img]50741[/img]
知道寇准要写诗了,大家都停止了说话,全神贯注地盯着寇准。很多人也是第一次见证寇准写诗,想看看他是否真的像传说中的那样神圣。
没想到寇准刚走出三步,就来了灵感,于是开口吟诗道:“只有天在上,更没有山与齐。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这首诗语言通俗,采用对比烘托的手法,写出华山的雄伟。
曹植要七步成诗,寇准则是三步成诗。这里的客人都叹了口气,竖起大拇指赞美道:“好厉害,好神童!”
当然,公平地说,寇准这首诗的艺术魅力远不如曹植写的《七步诗》。但作为一个七岁的孩子,它已经很棒了。
其实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神童可以写诗,比如唐代罗宾王七岁时写的《咏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发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明代大才子解缙小时候在街上摔倒过一次,周围的人都笑了。解缙机智地唱了一首诗,让周围笑话的人闭上了嘴。
这首诗是这样写的:“细雨绸缪,小区滑如油。凤凰掉在地上,笑着杀了一群牛。”说笑的都是牛,周围的人当然不敢再笑了。说有文化的人这么牛气,一首诗就能让看不起的人哑口无言。
历史上,北宋宰相寇准除了曹植七步成诗外,还三步成诗